大禹治水奇遇_第八十一章 大禹牵岛填长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大禹牵岛填长堤 (第2/2页)

:“待我召来破釜塘的水神问上一问再说。”

    大禹说罢,从怀中掏出了《召神符箓》,祭起到半空中,口中念到:“大禹治水,号令神鬼,破釜塘水神来见。”

    不一会儿功夫,只见破釜湖里一处较大的水面上,水花一翻,从湖水中走上来一位神衹来。一路踏着破碎的水面来到了大禹的面前。

    众人向那水神看去,只见那水神便是一位直立行走的老鳖。只是长着人的头颅和面孔,头上也戴着旒冕,手中执着笏板,只是衣衫破旧寒酸。

    再看脚下,脚下却穿着一双草鞋。这一身打扮说是诸侯还不象诸侯。说象老百姓可又是诸侯的帽打扮。很是滑稽可笑。

    那水神来到大禹面前躬身行礼。说道:“破釜塘水神鳌丙参见夏伯。老朽早知夏伯来到这破釜塘治水,只因生活困盹,穿戴寒酸,怕被夏伯见笑,所以一直也没脸相见。今日夏伯号令不敢不来,不知夏伯有何事吩咐?”

    大禹问道:“不知尊神为何穷困到这般模样,难道这破釜塘的出产还不足以供养尊神吗?”

    那水神鳌丙打了一个叹声说道:“夏伯有所不知,这破釜塘,湖破、山穷、水浅,而且连年发洪水。只能养一些小鱼、小虾、瘦鳖和满身骨头的螃蠏。

    你看我这身穿戴,还像一个神仙吗?谁有胭粉不愿意往脸上擦呀,唉,都是穷的呀!”

    大禹说道:“原来真是是这样。我沿着淮河治水,来到了尊神的破釜湖。我看这破釜湖乃是淮河流域上的一个紧要的地方。想要在这湖的下游筑起一道拦洪堤坝。一是拦住上游冲下来的洪水,二是保护了中下游的万倾良田,三来也给这破釜塘里注满了清水。

    使这淮河的中下游一带,旱可以灌,涝可以排,变成鱼米之乡。四来呢,无意之间也使尊神的水府扩大了数十倍,湖水也变深了,湖面也变大了,尊神再也不用因穷困而发愁了。”

    破釜塘水神鳌丙听了大禹的一番话。大喜,说道:“真如夏伯所说,夏伯可就是老朽的贵人了,老朽的下半生也就衣食无忧了。老朽这里先谢过夏伯了,夏伯有用到老朽之处,尽管吩咐。”

    大禹说道:“我修筑的这座堤坝,有一段必须要建在漂垡烂泥塘上。在这里,人陷进去便有灭顶之灾。因此民夫无法在上面施工。今天我与伯益兄弟一起,看好了湖中的一个小岛。想将这个小岛牵过来,填塞堤坝上的这处豁口。特请来尊神,问一问这个小岛的底细,不知道这个小岛有没有根,能否牵得动?”

    破釜塘水神鳌丙说道:“回夏伯的话。这座小岛叫做龙珠岛,本是上游冲下来的一块巨石形成的岛屿。恰好是一座无根的小岛。小岛的底就座在湖中的烂泥上面。而且从那里到堤坝的缺口处之间,一路没有障碍。

    夏伯如果有这样大的神通,能牵得动这龙珠岛,尽可以牵过来,利用它填塞堤坝。”

    大禹听了破釜湖水神鳌丙的这番话,大喜。说道:“这真是上天赐予我用来填塞堤坝的宝岛。筑坝成功就在它的身上了。”

    破釜塘水神鳌丙踊跃地说道:“夏伯如果要牵移这个龙珠岛的话,我破釜湖中的水族也一定前来参战帮忙。我们都可以尾随在龙珠岛的后面,推波助澜。那样夏伯牵动龙珠岛的时候就可以省许多的力气。”

    大禹说道:“那样就可以更好了,我在此先谢过尊神和众水族了。从今日算起,明天是第二天,后天是第三天。咱们第三天早晨的辰时,准时牵岛填塞堤坝。请尊神率领众水族准时参加,助我一臂之力。

    破釜塘水神鳌丙爽快地答应了声:“夏伯放心,后日辰时水族准到”。说完回他的水府动员他的水族去了。

    这边大禹开始准备牵岛所用的物料和工具。

    先派玄弓率领三百名士兵分头到山上采集藤条和蔴葛。才回来之后搓成胳膊粗的纤绳。一共需要二里长短。

    将纤绳套在珍珠岛上。纤绳的这头则由应龙、天将、凡将和士兵,再加上民夫们牵拉。

    转眼就到了第三天。一大早,众人吃饱了战饭,还没到辰时,就各就各位做好了牵岛的准备工作。一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由应龙、四员天将、四员凡将、五百士兵和从民夫中挑选出来的壮汉牵拉。

    伯夷带领伯益、勾股、九算、神农仔这四个小兄弟负责喊号子加油。

    大禹首先祭起来了《召神符箓》口中念道:“大禹治水,号令神鬼。大禹治水淮河,要牵引龙珠岛填塞大坝豁口,请过路神仙、地衹,前来助我一臂之力!”

    念罢,将手中的红旗一挥,一声令下:“牵岛!”

    破釜塘中的水族们在水神鳌丙的率领下,齐聚龙珠岛的后面,准备推波助澜。

    这时的鳌丙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只巨大的老鳖,率领破釜塘里的水族,在龙珠岛后边推波助澜。

    众水族中,大的有几丈长的大鱼,小的有小鱼小虾,还有大大小小的蛤蜊和横行的螃蠏。

    这时又见空中接二连三的走下来几十个神仙来。有的帮助牵纤绳,有的帮住推小岛。

    应龙、四员天将、四员地将以及士兵、民夫,渐渐地拉紧了纤绳。

    四个小兄弟站在一边鼓足了力气,扯开了嗓门加油鼓劲,大喊着“加油!”“加油”“加油”。

    原先一动不动的龙珠岛,突然一震,继而便缓缓地向前移动了,并且越来越快。

    只见应龙、四员天将,四员凡将、五百士兵和民夫奋力地拉着纤绳。

    在龙珠岛后边推波助澜的水族们,不分大小,一齐努力,翻起了雪白的浪花。龙珠岛就象一艘大船一样,推开了波浪,向大堤方向慢慢靠近。

    红色的应龙,四员天将,四员地将五百士兵和民夫用力的拉着纤绳。四个小兄弟卖力地喊着号子。水下面是破釜湖水神率领的大小水族。那个场面,真是蔚为壮观。

    十里长堤上站满了观看牵岛壮举的三十多路诸侯和十万民夫。叫好之声,助威之声,响彻在大堤上。人们的手掌都拍红了,嗓子都喊哑了,脚都跺麻了。

    正在大家忘我的牵拉纤绳的时候,不管是拉纤绳的人,还是龙珠岛后推波助浪的水族,都同时觉得全身一震。这时众人才意识到,原来是龙珠岛被牵入大坝的缺口,牢牢地嵌进了大坝的豁口之中了。——大堤合龙了。

    火红色的应龙、四员天将,四员凡将、五百士兵和民夫们放开了手中的纤绳。擦着头上的汗水,张口喘着粗气。神仙们也都各自回到了天上。

    大功告成,应龙隐入了云端,破釜塘中的水族们也都纷纷散去,破釜塘水神也回了他的水神府。一切又归于了平静。

    再看那蓄满了清水的破釜塘,彻底变了模样。再也不是从前那破败的景象了。就像淮河上串着的一颗明珠。

    大禹给破釜塘改名为“富陵湖”。(后人又将富陵湖改名叫做“洪泽湖”)。

    从此,淮河中下游的两岸变成了鱼米之乡。

    破釜塘水神鳌丙,看见这破釜塘转眼变成了美丽的富陵湖,大喜过望。

    自己从来也没敢指望过能够拥有这样广大的水域。

    大禹要离开的时候,富陵湖水神又一次走出湖面,来到大禹的面前,向大禹道谢。然后美滋滋地回他的新水府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