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三门峡之鬼门窄 (第2/3页)
章说道:“蚩尤前辈请你记住了,你的亲兵卫队一共有五十三个人。” 蚩尤听了九算的回答并不相信。说道:“我一生都没有算明白数,你一个黄口小儿张口就说出来了。一定不对,你是在蒙我吧?” 九章说道:“这么简单的题目,还用细算吗?五十三里面有十七个三,还余二。你数数看,十七个三相加等于五十一,五十一再加上剩余的二不正是五十三吗?” 蚩尤用两只大手数着手指,算了好半天,才口中喃喃地说道:“在我的那个时代最大的数是九,还没有十呢。” 九章说道:“那我告诉你,就再加上一个就是十” 蚩尤说道:“我明白了。”停了停又接着追问道:“那五个五个一排,还余下三个又怎么讲?” 九章说道:“五十三里面有十个五,还余下三个。你数一数十个五相加是五十,再加余下的三,不正是五十三吗?” 蚩尤又伸出了巨大的手掌,正面,背面地反反复复地数了好几遍,口中喃喃地说道:“嗯,也好像是这个数。” 于是又继续追问道:“那么七个七个一排,还余四个怎么讲呢?” 九章说道:“五十三里面有七个七,还余下四。你再数一数七个七相加等于四十九,四十九再加上余数四,不也正是五十三吗?” 蚩尤又扳着粗大的手指头。细细地数了一遍,才又喃喃地说道:“也好像是这个数。” 九章说道:“在数学里面没有‘好像’这个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你的亲兵卫队里一共有五十三个人,这是一个准确无误的数字。” 蚩尤说道:“小娃娃,你这么快就说出得数来,连算都不用算,使我很吃惊,也很难信服,你该不是瞎蒙出来的吧?” 九章说道:“数是算出来的,而不是蒙出来的。要是能蒙对,你为什么一直到死都没有蒙对呢?”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蚩尤说道:“你说你不是蒙的,那你能把你的算法说出来吗?” 九章说道:“好吧,既然蚩尤前辈愿意学习,甘当小学生,那我这个小娃娃就教给你计算的方法吧。你注意听好了。 口诀是:‘三人同行七十稀,五瓣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这个口诀也叫做剩余定理。你可要记住呦。” 蚩尤说道:“这个口诀深奥得很,我还不明白其中的含意,你能一句一句地解释给我听吗?” 这时站在九章身边的勾股也忍不住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知识。抢着说道:“蚩尤前辈怎么这样笨呢?连我们小孩子都会的题目,给你讲了半天了,你还不明白? 三人同行七十稀。就是用七十乘以三个三个数的余数二。计算的结果是七十乘以二,等于一百四十。 五瓣梅花廿一枝。就是二十一乘以用五个五个数的余数三。计算的结果是二十一乘以三,等于六十三。 七子团圆正半月,半个月就是十五天。就是用十五乘以七个七个数的余数四。计算的结果是十五乘以四等于六十。 除百零五,便得知。就是把前边的三个得数相加,再除以一百零五。 也就是一百四十,加上六十再加上六十三,等于二百六十三。 再用二百六十三再除以一百零五,余数便是五十三。这个余数五十三便是这个题目的答案。所以这道题目也叫做‘剩余定理’。” 蚩尤又思考了半天,问道:“那口诀中的七十,二十一和十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时候,伯益也被九章和勾股引得技痒,忍不住也想展示一下自己。便抢着说道:“这个七十是五个五个数中的五,乘以七个七个数中的七,再乘以三个三个数中的余数二所得。 二十一是三个三个数中的三,和七个七个数中的七的乘积,而十五是三个三个数中的三和五个五个数中的五的乘积,你明白了吗? 如果你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明白,那就回去之后慢慢地去揣摸吧,慢慢会明白的。我们还要治水呢,没有时间跟你在这里学习算数,而耽误治水。” 蚩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真是自古英才出少年,大禹手下的小兄弟都这般有学问,更不要说大禹本人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老夫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这时候神农仔说话了,只听他说道:“喂,老头,既然我们已经解开了你的难题,你为什么还不让开道路,让我们治水?还啰哩啰嗦的干什么” 蚩尤看了一眼神农仔,哈哈大笑说道:“这个光屁股的小娃娃,也是跟随大禹治水的小兄弟吗?断奶了吗?哈、哈、哈、哈” 神农仔胸脯一挺,说道:“我有名字,我叫神农仔,是炎帝神农爷爷的传人,我已经跟随大禹哥哥治水八年了,不是什么小娃娃,更何况我根本就没吃过奶。” 众人听了神农仔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 蚩尤说道:“神农炎帝的传人?很好,很好,想当年我曾经与炎帝、黄帝大战,那是何等的轰轰烈烈。 我本来可以与炎帝、黄帝并称为华夏人文的三大始祖。唉,可惜呀,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炎帝和黄帝胜利了,人们便只遵他们二人为始祖。而我战败了,人们不但不承认我的始祖地位。反而把我妖魔化,叫我遗臭万年,我到哪里去说理去呀!” 大禹说道:“蚩尤前辈与炎帝、黄帝齐名,理应列为人文始祖。无奈,因为前辈生前杀戮太多,引起了人们的公愤,所以才会被人们妖魔化。事实上,前辈本应列为人文始祖之一,可是人们却因为憎恨你,所以不认同你。” 蚩尤说道:“历史的事实证明了我的历史地位。人们不认同就不认同吧,反正我是已经死过的人了,更不计较名誉了。 来、来、来,大禹,我还没有接你的三招神斧呢,今天就在这黄河河面之上,我这个战神就来接你的三斧头。我倒要看看炎黄的传人大禹,武功到底如何?” 大禹应道:“既然蚩尤前辈非要与我比试武功,那我就献丑奉陪了。” 说罢,从背后抽出了开山神斧。擎在手中,迈开了凌波踏浪步法,跃到了黄河水面上,站在了蚩尤的对面。仰头望着蚩尤问道:“不知蚩尤前辈要怎么样比试?” 蚩尤说道:“就是你砍我三斧头,我接你三斧头,我接得住你的三招,便算你输,我接不住你的三招,便算我输,如何?” 大禹说道:“一言为定。” 蚩尤说道:“说话算话。” 蚩尤说完了话,便亮出了青铜大戈,握在了双手之上,拉开了架势,立好了门户。 那蚩尤身高十丈,膀阔腰圆。立在黄河的河面上,头顶与黄河两岸上的山一样高,像一座黑铁塔。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手上的青铜大戈有千斤之重。闪着蓝光,耀人眼目。 大禹运起了太极混元功,纵身高高跃起,喝了一声:“蚩尤前辈看斧!”挥起开山神斧,使了一招“龙跃在渊”,斧挂风声呼啸着向蚩尤的头上劈了下去。 蚩尤见大禹的开山神斧招式神奇,来势凶狠,足有万钧之力。不敢直接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