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旧事_邓州市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邓州市篇 (第1/2页)

    邓州位于南阳盆复部偏西南,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古为南阳盆地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今政府治所住地新华路。邓州辖三办事处、十三镇、十一乡、一旅游区。面积二千三百六十九平方千米,人口一百七十八万余。

    邓州在二千三百一十一年前,东周战国时为楚人魏冉封邑。

    《史记·穰侯列传》:秦昭王十六年公元前二百九十一年,封魏冉于穰。

    公元前三百零一年秦伐穰,《史记·韩世家》:襄王十一年,秦伐吾,取穰。

    《史记·穰侯列传》:秦昭王十六年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秦置穰县,地属南阳郡。西汉续秦制。邓州在西晋时期归属义阳郡,后属新野郡。北魏太和中荆州移治所于穰县。隋开皇七年改荆州治所于邓州,大业初改邓州治所于南阳郡。唐武德初复置邓州,天宝初改邓州治所于置南阳郡,乾元年治所复置邓州。宋续唐制、元续宋制。明洪武二年废穰县并入邓州。清续明制。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属汝阳道,民国十三年1927年直属HEN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1949年属南阳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69年属南阳地区。1988年置邓州市,1994年邓州市由NY市代管。

    邓州主要河流有湍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芝麻、烟叶、棉花等。工业有机械、电器、化工、卷烟等。焦柳铁路和207国道、南邓、邓襄、确内、邓西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太子岗遗址、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宋福胜寺塔、汉华表、花洲书院和冠军、涅阳、临湍、乐成、安众、邓州等古城址。

    根据邓州发现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推断,在6400多年前邓州便有人类生存。夏、商、西周、春秋早期诸侯国邓国的国都就在邓州

    邓国还有一个附属国鄾国(在今襄樊市北),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邓国,结束了邓国长达1274年的历史,随后楚国在今天邓州城区穰城路一带取“禾实丰登”之义设置“穰邑”,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韩国袭楚,夺取穰邑;秦朝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296年)秦国打败韩国,取穰,穰遂为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设置南阳郡(治宛),邓州隶属之,当时邓州境内设有三县,即穰县(治今邓州内城东南隅)、山都县(治今构林古村)和邓县(辖今构林以南)。

    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曹cao率大军发起“宛城之战”,围张绣于穰。邓州航运顺畅,湍河经新野汇白河入汉水再通长江,建安十三年(208年),曹cao在穰城南郊开挖运粮河(今为小漕河),把邓州作为后方粮仓,为“赤壁之战”运粮草,供应前方作战。

    南北朝至两宋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从邓州区位、地理、物产等方面综合谋略,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辖8郡41县达37年,穰随之成为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邓州历史上辖区最大的时期,自隋开皇三年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的175年间,皆以穰城为治所,曾有三次置“以邓州为中心的南阳郡”;

    五代时,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五月,升邓州为“宣化军节度”(相当于省级行政机构),治所设在穰,军区管辖泌州、随州、复州(今湖北天门市)、郢州和邓州,行政辖穰、南阳、向城、临湍、内乡、菊潭、淅川、顺阳(治所在李官桥)和新野共九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宣化军”改称“威胜军”,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又改称“武胜军”,武胜军节度设在邓州长达323年,为南阳盆地的政治、经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