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轰动 (第2/3页)
朱瞻墉懒得就这个没有意义的话题继续扯下去。 别人不了解火车,他还能不了解吗? 又不是时速几百公里一小时的高铁,这种连绿皮火车都比不上的蒸汽机火车,有什么好担心的? …… 广州是大明报纸行业的起源地。 虽然《大明日报》现在的总部迁移到了北京城,但是在南京、广州还是有自己的分支机构。 这分支机构,不仅有自己的印刷作坊和写手团队,更有许多的人专门去各地收集信息。 像是今天这样子重要的场合,《大明日报》肯定是要安排专门的写手和画家过来做记录,准备后续的报道的。 得益于飞鸽传书在越王府内部的普及,广州这边可以很快的把一些信息传递到北京城、南京城。 当然了,飞鸽传书也是有限制的。 一方面,鸽子不是没有天敌,有时候会无法到达目的地。 另外一方面,鸽子去的地方,只能是自己训练过的地方。 而越王府再厉害,也不可能在大明每个地方之间都训练鸽子来往。 所以大多数时候,飞鸽传书只能保证在北京城、南京城和广州城等几个重要的地方之间的消息联络。 哪怕如此,也已经意义非凡了。 《大明日报》的写手今天记录的东西,明天就可以传输到北京城,然后在后天的报纸上进行刊登。 这种在后世看起来很慢的速度,已经是这个年代最快的了。 当然了,后面要是电报出来了,速度肯定会更快。 但是那肯定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呜!呜!” 伴随着匠人一铁锹一铁锹的往锅炉下面添加煤块,蒸汽机很快就开始运作了。 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蒸汽机车头发出一声尖锐的鸣叫,然后正式的启动。 “卡察!” “卡察!” 声响传遍了整个岭南书院。 许多不明情况的人,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而在火车上的众人,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有好奇,有恐惧,有害怕,有期待…… “动了!” “王爷,这火车真的动起来了。” 声音有点吵,不过于谦却是非常的激动。 目前的情况,至少说明朱瞻墉指引的方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无非就是要再做什么改进的事情了。 “这个车厢上面有七八十个人,但是火车拉起来似乎一点也不费力的样子。” “要是在后面多拉几个车厢的话,那么火车的运输能力还真是非常让人期待。” 杨士奇的心情也很是不错。 没有出事,这是好事。 火车跟朱瞻墉说的情况很类似,说明方向没有错。 “这个火车只需要烧煤就可以行走,跟牲畜相比,它根本就不怕苦不怕累,确实是个好东西啊。” 朱勇探头出去,看着窗外缓缓后移的风景,心情也很不错。 “这速度还是太慢了,蒸汽机的输出功率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在一些地方可以考虑使用特殊钢来进行制作,提高材料的强度。” “然后在热处理的工艺方面,也可以进一步的考虑提高。” “我的目标就是火车的速度,至少是要比骑马要快,这样子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朱瞻墉的心情虽然也是不错,不过脸上却是很平静。 一方面,这个火车跟后世比起来,弱爆了。 实在是不值得激动。 另外一方面,这毕竟只是实验室的产品,还没有投入实际使用呢。 “王爷,您这要求有点高呢。” “我觉得如此短的时间内能起的这么伟大的成就,已经是一件流传千古的事情了。” 含香靠在朱瞻墉身边,对当初瓦剌人的选择,更加有信心了。 幸亏瓦剌人没有选择跟鞑靼人一样抵抗,要不然估计瓦剌人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了。 大明的实力如此的强大,都已经到了可以使用精钢铺设道路,能够不依靠牛马就能拉动车辆的程度了。 如果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自感受,含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一点的。 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啊。 “王妃娘娘说的有道理,这火车确实是史无前例的创新和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