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卖辫求学 (第1/2页)
杨小乐跟着回到家里,他才知道。 大伯还是给了爷爷50块钱,同样的,也给了自己老爹30,再多也就没有了。 也不奇怪。 毕竟是自己亲老子。 虽然钱都捐了出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只是这钱哦,估计还没等他捂热乎了,明年初全都得掏出来,说不定还得把赵金花的老底给掏干净。 回到家里,老爹将大哥拉到了屋里,把几个小的给赶了出去。 杨小乐那个急啊! 他本来就急性子,有秘密不告诉他,两个人偷偷聊,他能不急吗? 但是没办法。 没一会,大哥便一脸兴奋地出来了。 “大哥,爹跟你说啥了?” 看到他的表情,杨小乐还是好奇的问了一下。 大哥摇了摇头:“爹怕你们嘴巴不把门,出去乱说,他说等事情有结果了就知道了。” 杨小乐脑子飞速的运转着。 结合后世的一些情况。 顿时明白什么意思了。 只是让他想不通的是,大伯的态度。 干嘛要弄的这么神秘! 如果他想走后门,那就不会说什么不能犯错误的话,如果不想走后门,也就不会说出来这个事情。 奇怪! 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王秋菊正在炕上数钱,见他进来赶忙用被子盖起来。 “进来不知道吱个声啊,吓死我了。老大也真是的,出去也不知道栓门。” 杨小乐一看就知道她在干嘛了,肯定是数钱了呗。 听到她的话,笑着说道:“娘,你出门的时候,还能把门栓起来啊!” 一边说,一边将门栓了起来。 王秋菊听到这话,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就你能的很,我说你爹,又没说你大哥。” 旁边的杨广志正在抽烟。 听到这话,一脸的无辜。 这都能说到我身上来啊? 得! 我不说话。 见门拴起来了,王秋菊就把被子又拉开了。 “刚刚数到多少了?哎,又要重新数。” 拿着钱又开始重新数了起来。 杨小乐看了一下,其实大概就能算出来了。 通过他瞎扯的两次稿费和这次卖鱼的钱就有40,村里借的30,卖黄金买衣服以后剩下13多块,最后就是大伯给的30. 一共差不多115块钱左右吧。 果然,王秋菊点了三遍,一脸的不相信:“我滴個乖乖,113块7毛6分钱。这换成大洋,得113块钱呢!” 杨广志也是惊讶了一下。 “这么多?” “嗯,不行,这钱我得收好了,找个地方放好,丢了就要人命了。” 王秋菊说完,四下在那里找地方塞。 深怕这“巨额”财产被人偷了。 杨小乐看着杨广志,笑呵呵的说道:“爹,这下大姐上学,你不会说没钱了吧!” 听到这话,杨广志沉吟了一会。 没回答他,而缓缓的问道:“你知道现在的工分和以前不一样了吗?” 杨小乐疑惑了一下:“怎么了?有什么不一样?” 心里估计猜到什么了。 杨广志抽了一口烟,这才缓缓的说道:“以后产的粮食大家一起吃,也就是说不分什么小孩和大人了。” “对啊,这我知道!” 这个杨小乐自然是知道的。 听到这话,杨广志轻轻颔首,继续说道:“吃的一样,那家里劳动力多的不就吃亏了吗?劳动力少的不就占便宜了嘛!就像我们家一样。 粮食一样吃,那干活的人有多有少,就不公平。 所以队长说了,那就把粮食和猪rou以及生产队的产出,按照多少钱折算成工分,年底结算家里工分不够的,要用钱来买工分。” 说完以后,看着杨小乐说道:“你大姐如果不去上工,这工分的缺口,按照一年口粮(粮食,蔬菜,rou食还有其他)来算,得二十块左右去买工分,加上上学一年大概要10块钱,一年就是30块钱缺口。 这还是你大姐的,你,老四,老五,你们4个人,一年下来,不少的缺口。” (看到这里,很多人明白以前农村孩子不读书了吧? 目光短浅吗? 有这个因素在,但是更多的还是无奈。 上面的可能写的不够细,打个比方,如果一家3口人,全都是劳动力,另外一家7口人只有三个劳动力,那吃喝都在一起不分了,3口全劳动力的肯定吃亏,那吃都吃了没办法,那就花钱买工分。 没工分怎么办? ) 听到这话,杨小乐沉默了一会。 而此时王秋菊刚刚把钱藏好,也是一脸无奈的看着两人。 家里这两个人算稍微能定大事的人,自家男人虽然是一家之主,为人太老实了。 老三虽然是个孩子,但是打小就聪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