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这个就当聘礼了(还是两章合一) (第2/4页)
” 杨小乐斜靠在柜台上,笑了笑:“以前不是答应过伱吗?后来吃大食堂你也就用不上了,我这兑现承诺来了。” 张柳儿闻言一阵的高兴:“谢了啊,这几个月的碗没白给你洗,多少钱,我给你。” 听到这话,杨小乐揶揄了一下:“你不应该感激涕零,然后说无以为报,以身…………” “呸,流氓,不要脸……” 听到他的话,张柳儿红着脸啐了他一口。 农村本来就结婚的早,此时虽然她还小,但是已经懂很多了,放古代都是可以嫁人的年龄了。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女子12岁必须要出嫁。 唐朝女子需要在14岁左右嫁出。 所以她也算是个大女孩呢! 杨小乐收起了调侃的表情,:“好了,跟你开玩笑呢!你还当真了,现在都什么社会了,你个小丫头片子,我还看不上了呢。” 说着说着又不上道了。 听的张柳儿一阵咬牙切齿。 看到他的表情,杨小乐还是收了逗她的想法,严肃的问道:“对了,现在粮食的事情怎么说啊?有没有消息?” 张柳儿见状也没有再害羞了。 收起了笑容,“嗯,有消息了,粮食……没了。而且我听说有大领导被抓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轻轻颔首。 和他想的一样,钢铁的事情一结束,这边就炸开了。 迟早的事情。 不然城里也不会发暂停招工的文件。 叹了口气说道:“我拿两颗糖啊!不跟你说了,我先回去了啊!” 说完从罐子里拿了两颗高粱饴就要走。 “哎,钱还没给你呢!” “不要了,这我自己抓的自己腌的,不过这个就当聘礼了啊!以后记得过门啊!还有,不准说这鱼是我给你的,听到没?” 说完笑呵呵的离开了。 “不要脸……” 张柳儿鼓着小嘴,在身后低声喊了一声。 她也知道杨小乐是开玩笑的。 倒也没有想太多,就是不给钱,让她有些不好意思,这条鱼值个一两块钱呢! 等过段时间找个机会把钱给他。 随后拿着包起来的咸鱼赶忙就回家了。 张老憨正在愁粮食的事情呢! 看到女儿神秘兮兮的拿着一个面袋子过来,一阵的奇怪。 “丫头,你拿的什么啊?” “嘻嘻!爹你看,两块钱买的,不亏吧?” 看到东西,张老憨眼睛一亮,接过来掂量了一下,“哎呦,这可不轻啊,谁卖给你了啊?” 市场上活的都要3毛多一斤,更何况腌好以后晒干了。 “爹,这你就别管了,东西收好了,别让人看到了。” 说完,蹦蹦跳跳的离开了。 留下一脸狐疑的张老憨。 ………… 杨小乐回到家里,就看到老爹在家里收拾东西,大包小包的,弄了一大堆。 喜子则是在那里玩着呢! 看到他回来,喜子一阵的高兴:“哥,哥,你咋回来了啊?我们还准备过去呢!爹说东西太多了。” 杨小乐看了眼,摇了摇头。 木盆,衣服,被子,地瓜干,还有好多东西,连破了小尾巴的暖水瓶也要带着。 “爹,您就别弄那么多了,你感觉这么多东西能带的过去吗?” “这有什么带不过去的,我跟张老憨说了,一会吃了晌午饭,他赶骡子车去城里,顺便把家里的东西都带过去。我们这一走,这房子可就不属于我们了。” 杨小乐闻言也就没说什么了。 现在是公社时期,虽然不吃大食堂了,但是什么东西都归集体。 等他们走了,这房子也就成公家的了。 就像隔壁杨广平一样。 就算回来了,如果里面被安排上人住了,那也不属于你的了,自己重新申请盖吧。 “哎,哥,哥,有没有带好吃的啊?” 喜子在旁边讨好的问道。 杨小乐见状掏出一颗高粱饴递给了他:“给,吃吧,就这一颗啊!” 说完,又给自己剥了一颗放进了嘴里。 杨广志正在整理东西,想到什么对着他问道:“对了,你们户口的事情怎么样了?还是没消息吗?” “嘿嘿,爹,弄好了,我一会就去县城里,把县城那边的手续给办好,就能去那边落户了。” 一边说,一边得意的将证明文件给拿了出来。 “我看看,我看看。” 喜子已经急不可耐的要看了。 不过被杨小乐给轰了过去,“去去去,什么都要看,你字认识全了吗?” 听到这话,喜子梗着脖子:“我怎么不认识,我都三年级了。” 杨广志没搭理他,拿过单子看了一下。 虽然他认识的字不多,但是家里几个孩子的名字,他还是认识的。 随后一阵的高兴:“哎,好,好,,咱们家以后终于能吃上商品粮了。快收好,别弄坏了。” 看完,将东西递给了他。 杨小乐接过东西,看着大包小包,就问了一下:“爹,你这什么时候能收拾啊?” “快了,收拾好吃了晌午饭就出发。” 杨广志一边说一边收拾着。 “广志,收拾好了没有?” 思绪间,爷爷杨满仓抽着旱烟,从外面走了进来。 杨广志见状,抬起头来:“爹,快弄好了,吃了晌午饭就走。” “爷爷!” 杨小乐两人见状对着他喊了一声,毕竟是自己的爷爷,而且对方又不是赵金花。 杨满仓乐呵呵的笑道:“哎,好,好,小乐现在身体也好多了,有盼头了,进城里好好学,将来考个大学生,你爷爷我死也瞑目了啊!” 听到他的话,杨小乐笑道:“爷,您老身子骨还好的很呢!别说这丧气话啊!” “哎,好,好!不说这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