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我,秉性善良杨小乐 (第3/6页)
大娘眼睛一亮:“哎,是啊!谢谢了啊!等他们不忙了我去问问。” 杨小乐点了点头。 此时下班的人已经陆陆续续回来了,最先到家的自然是有自行车的王大爷了。 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大哥和老娘还没回来呢! 不过应该也快了。 心里琢磨着房子的事情,又在琢磨着老爹的工作,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呢! 今天出现沈大娘的这种事情。 先动员没有户口,没有工作的盲流,再动员临时工,最后再是去年招收的正式工。 盲流已经开始,临时工也不远了。 那个房子他准备着,实在不行就把房子安在老爹老爹老娘名下,到时候看情况。 至于王建国那边,吊了人家三个礼拜,也是时候再去叨咕叨咕了。 不过这次,他准备弄个大的。 只是不能再是他自己去找了。 大姐看着喜子和小丽两人闻着菜流口水,拍了一下两个小脑袋。 “等一会,大哥和娘一会就回来了。” 说完,看着旁边的杨小乐说道:“小乐,要不你先吃饭,一会去粮站排队去,把粮票给换了。” 杨小乐看着喜子,本来想让他去的。 不过想到曲颖今天丢了粮本,可别出现同样的事情。 正好一会去粮站看看曲颖粮本的情况。 随后就去锅里拿了两个热乎乎的玉米窝窝头,直接开始吃了起来。 “哥,我饿~~” 喜子看到他吃,口水都流了出来,直接说道。 而小丽也是可怜兮兮的。 大姐见状板着脸说道:“等一会,娘一会就回来了。” 听到这话,两人都是一阵的委曲。 杨小乐看着饭菜,对着杨小美说道:“姐,你把娘他们的饭菜留下来,让他们吃吧!” 听到这话,大姐犹豫了一下。 最后点点头,去拿碗筷了:“行了,吃吧。” 两人得到同意,高兴的去拿饭碗了。 杨小乐吃着饭,想到了什么,对着几个人说道;“晚上我再弄点吃了回来,不过得夜里吃,你们记住了啊!到时候不准说出了啊!” 听到晚上有好吃的,两个人立马保证了起来。 喜子对着他问道:“哥,带什么啊?” “吃你的饭吧你,带回来你就知道了。” 听到这话,喜子只能忍着好奇,开心的吃着猪血烧豆腐外加一份大白菜。 吃着饭,喜子突然说道:“哥,下次弄到东西别给赵建国他们家了。” 杨小乐听到这话里的不满,奇怪的问了一下:“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这大半个月自己偶尔出去一趟,都不带他们。 回来也就偶尔假装带一条鱼回来,给家里吃,有大有小,有时候还说没有。 惹来非议也正常。 “他说你小气!还说你什么资本家的享乐作风,不知道发扬……发扬……” 说到一半不知道怎么说了。 杨小乐不听就知道是啥意思了,还能是什么。 “没事,别管他!” 娘的,还给脸不要脸了呢! 16岁了,已经不是个孩子,要是喜子这么大的人说了就说了,童言无忌。 不能说所有孩子都懂事。 喜子不就这样的嘛! 那天当面嘀咕,他反而没有生气,感觉很正常。 你一个都快成年的人了,还背后糟践人名声,这就不行了。 别让他抓到机会了。 喜子点点头:“嗯,我以后不跟他玩,他说你坏话。” 杨小乐嗯了一声。 将最后一点玉米窝窝头塞进了嘴里。 就起身拿着定量本出去了。 “你们吃,我先走了啊!” 说完就向着外面走去。 出来以后,只见赵大娘正伸着脖子看着月亮门的方向。 “赵大娘,看什么呢?” 杨小乐笑呵呵的问了一下。 赵建国是赵建国,其他人是其他人。 见面还是要招呼的,不管这个为人怎么样,至少没有触犯他利益之前,他都不会撕破脸皮。 “我看建国这孩子怎么到现在都没回来,这都到饭点了。” 说完,笑着问道;“你这是干嘛去啊?” 杨小乐扬了扬手里的定量本:“哦,我去粮站把粮票给兑了,现在过去排队。大娘您忙,我先走了啊!” 说完,就出了大门。 此时碰到下班的其他人,杨小乐纷纷打了个招呼。 看着不远处走过来的老娘,等了一会,告诉她自己去粮站换粮票,就骑着车离开了。 来到地方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很多的小孩子围在这里,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少说也有一两百米的距离。 基本上都是带着小板凳,缠着棉袄,带着帽子缩着脖子。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像极了当年冬天排队去买车票的场景。 这和每个月25号可以买下个月定量时候的粮食店一样。 家里有两个孩子,就过来排队,看快到了,就一个回家喊人。 也是一个热闹的场景。 粮站门店是一排大瓦房,一边办是兑换粮票的大厅,一边是卖粮食的门脸。 粮站可不止这么点大。 这些只是方便老百姓的。 旁边还有一个大铁门通往后面的大院,透过门口低矮的瓦房,就能看到后高高的粮仓和一些两三层高的水泥楼房。 而兑换粮票的地方大门紧闭,那里围了一圈人。 都是插队的人。 杨小乐瞅了瞅,想找一个大院的人插个队,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