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厨_第三百零五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 (第2/2页)

便开始修路了。

    跟以往的修路不同,杨川的法子更加简单、粗暴。

    道路深耕后,往上面浇了水,并不是直接开始夯基,而是将源源不断搬运过来的‘三合土’铺上厚厚一层,这才开始想办法硬化。

    路基硬化的手段也很简单,就是利用十几个巨大的石磙子,在牲口与人力的拉拽推搡下,一遍又一遍的碾压。

    尔后,在硬化好的路基上,铺设一层碎石、河砂。

    紧接着,一条由羊毛绳子、简陋木架、铁制滑轮等构成的‘索道运输线’上,源源不断运来一种名为‘水泥’的粉末,混上一些河砂、清水,搅拌均匀后,一股脑儿的倾倒在路面上。

    这种名为‘水泥’的矿石粉末十分神奇,在混合了河砂、清水后,再倾注到路基上的上,过上两三天后,竟然会变得比石头还要坚硬,简直匪夷所思!

    负责督工的司马迁、东方朔二人都看呆了。

    如果,这种水泥能够应用在城池的修筑上,仅凭这一份坚硬,便足以称得上‘固若金汤’了……

    二人知晓杨川脾性,却也不敢多问。

    因为,问就是杨氏秘方,你想干嘛?

    大家发现,自从杨川从鸡鹿塞回来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不再如以前那般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而是通宵达旦的开始忙碌起来。

    一郡之地,下辖十县,一大摊子烂事忙不胜忙,搁在以前,他差不多就是一个甩手掌柜的,什么事情都会交代给别人去办理。

    现在,这一个阶段,他事必躬亲。

    “这都过去七八个日夜了,才修筑了不到百里道路?”

    “抽调五千名军户过来,加快速度!”

    “此外,打制战车的木料不够,让伐木队的加快速度。”

    “扩充运输队,将所有的牲口、车驾都派出去,务必在匈奴人进攻前,打制出足够的战车!”

    “给百姓妇孺使用的手弩、兵刃和夹层皮甲,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赶制出来,第一时间分发下去,并让所有十三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百姓人,都要经过一次正规训练!”

    刘满、织娘、娜仁托娅等人的‘学业’不得不中止。

    三名小妇人也忙得团团转,继续充当老人团、妇人团、儿童团的‘团长’,全力以赴的帮助杨川,指挥着全城百姓备战。

    如此忙忙乱乱的,一晃眼,一个月过去了。

    漠南、漠北的大战如火如荼,狼烟四起,据说卫青、路博德、李广等五路大军进展顺利,横扫长城外二三百里之地。

    杨川心里清楚,横扫个狗屁。

    分明是匈奴人将长城以北的三百多里大漠空出来,作为一个战略缓冲地带,让十五万汉军在沙漠里转圈圈;至于人家的主力,鬼知道藏在什么地方!

    说不定就躲在漠北,或者,早已绕道南下,与右贤王的骑兵汇合。

    也有可能,只派出一支三五万人的骑兵在雁门、定襄、五原一带袭扰,人家的主力暗戳戳的藏在某个阴暗的山沟沟里,就等着给汉军来个致命一击……

    交通通讯的极度落后,导致敌我双方的信息都不对等,汉军主力找不到匈奴主力,同样的,匈奴主力也看不见汉军主力,这一仗就打得十分的混乱而憋屈。

    唯一没有消息的,是霍去病、曹襄统领的羽林军。

    自从西出鸡鹿塞进入大漠后,那一支军队便失了踪影,就连大将军卫青都不清楚他们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为此,听说长安城里的刘彻大发雷霆,摔掉了好几件琉璃器和价值不菲的‘瓷器’……

    杨川却知道。

    他扳着指头计算,经过这一个月的长途奔袭,霍去病应该已到龙城,说不定正在某一座大帐里,清点他们顺手俘虏的匈奴人吧?

    龙城一战,他们应该活捉了伊稚斜的岳父、叔父和一大堆老婆,那小子的帅逼脸上,应该都笑出几朵小菊花了吧?

    每每想到霍去病、曹襄那两个二货,杨川忍不住都要笑骂一句:“两个憨货!”

    这一日黄昏时分,杨川独自登上朔方城北门,在城门楼子的台阶上,他席地而坐,一边嚼着酱卤牛腱子,一边饮酒,有些惆怅的张望着北方。

    眼看着一个月过去,漠北之地短暂的夏天很快就会结束。

    一旦进入秋雨绵绵的季节,长途跋涉的汉军,加上越拉越长的补给线,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如果没有指南针,或者熟悉草原大漠的‘向导’,自然便很容易迷路。

    杨川猜测,伊稚斜的主力,等的就是这样一个时机。

    人困马乏,道路迷失,那一群狼日哈的便会像幽灵般出现,露出其锋利的獠牙,将那些大汉的好儿郎撕成碎片。

    “吗的,这一仗打得憋屈啊。”

    白白葬送几万大汉好儿郎,这分明就是作孽呢!

    杨川摊开一张地图,并从怀中摸出一只特制的‘指南针’,在夕阳的余晖下,半眯着眼,仔细寻找着龙城的位置……

    “长宁侯,鸡鹿塞急报!”

    就在此时,东方朔策马狂奔而来,还没到城墙根儿,他便滚身下马,大踏步的跑上城墙,气喘吁吁的说道:“张汤传来密信,鸡鹿塞以西两百里,发现一万五千匈奴骑兵!”

    杨川将手中的指南针收起来,目光转移到鸡鹿塞方向,伸出一根手指:“鸡鹿塞以西两百里,也就是说,匈奴人在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出现了?”

    东方朔俯身下去看一眼:“应该是。”

    “不对啊,怎么只有一万五千人?”杨川沉吟几声,右手食指在地图上轻轻叩击,“看来,雁门、云中、定襄、五原方向的,都是左贤王派出来袭扰的佯攻部队。”

    “这一次,伊稚斜的目标果然是朔方郡。”

    杨川突然抬头,道:“即刻给张汤……不对,先给大将军卫青和长安城方向传信,就说在西线发现一万五千余匈奴精锐!”

    东方朔点头,快步奔下城墙,策马狂奔而去。

    杨川缓缓站起身来,手扶城墙,再看一眼摊开在地上的那一张地图,喃喃低语:“伊稚斜和右贤王的其他主力呢?”

    “莫非,刘彻判断的没错,那些狼日哈的,其主要目标真的是长安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