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七章 降维打击 (第2/3页)
便成了正面战场。 杨川下令,让阿木带领一千人马上前挑战,只许败,不许胜,调动一部分匈奴人出来送死。 果不其然,阿木等人刚一进入河谷,几支千人队便轰隆隆的冲了出来。 “看来,伊稚斜不在此地。” 远处的一座山包上,用远视镜观察的杨川立刻断定,如此毫无章法的打法,应该是镇守大营的某位匈奴王爷在指挥。 “引他们去东面,一口吃掉。” 杨川随口传令,一旁的旗令兵挥舞手中大旗,边打边退的阿木一抬头便看见了。 只见他惊呼一声,一千兵马立刻‘溃不成军’,就连水囊、箭囊、旗帜等都丢了个一干二净,大呼小叫的向东面狂奔而去。 在他们身后,那些匈奴人略一迟疑,却还是追了上去。 这几个千人队完蛋了。 杨川对此便不再理会,而是命令让阿酒带领一个千人队上前挑衅,故伎重演。 于是。 接二连三的,杨川用很少的兵力,将伊稚斜的一万人马调离大营,引入提前埋设好的‘口袋阵’里,慢慢收拾去了。 接下来,该干粗活儿了。 憋闷了这几年,杨川胸中窝着一团火焰,不好好倾泻出来,他觉得自己都快要爆炸了。 “三千人马,列队。” “正面发动进攻。” 杨川翻身上马,用马鞭遥指河谷里的匈奴人大营,喝令一声:“不许放走任何一个活口。” 三千长宁军,人人振奋,大声怒吼:“诺!” 茫茫雪原上,三千人马看上去有些微不足道,就好像一群牛羊牲口,显得丝毫不起眼。 在他们身后,则是一队奇怪的兵种,用牦牛、战马拉扯、牵引一些奇怪的木头架子。 这些木头架子,匈奴人其实并不陌生。 抛石机而已。 只不过,构造更加简单明了,看上去一点都不可怕。 所以,远处的匈奴人大营里,只派出四五支千人队,正面迎了上来。 与汉军作战,他们被打怕了,打残了,尤其看到卫青的大旗,他们这些匈奴人天然的矮了一头,气势上就怯了。 如今,面对同样身穿羊皮袍子、背负弓箭的‘草原人’,匈奴人觉得自己又行了。 他们一个个的脸色阴沉可怕,策动胯下战马,令其稳定在一个十分和谐的节奏下,缓缓加快速度。 一个呼吸,两个呼吸。 三四五六七个呼吸。 约莫二十个呼吸后,匈奴人的战马达到巅峰状态,犹如一阵狂风席卷而来,身后,扬起一片茫茫雪雾,就十分的可怕。 因为大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积雪,所以,马蹄声并不清脆,不如平常那般轰隆隆的令人心悸。 可是。 在气势上,这种沉默的骑兵冲锋才是最为恐怖的…… 眼看着彼此双方的距离迅速拉近,就要进入射程时,杨川手中弯刀挥舞而下,传令:“射!” 三千长宁军,手中的弩机齐举,略微对着天空射出了第一波箭雨。 弩机哒哒,箭矢如雨。 每一个弩机里,同时发射出五支强劲有力的弩箭,宛如一片灰色的暴雨,转眼间便将正前方的一片匈奴人射翻在地。 其中,有不少战马也被弩箭射中,哀鸣一声,栽倒在地,将自己背上的匈奴人甩出去五六丈,眼看着也没了什么战斗力。 嗡嗡嗡! 七八波箭雨泼洒过后,正面冲锋过来的匈奴骑兵,已然战损过半,剩下的人好一阵茫然。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一支人马? 不讲武德啊。 彼此之间的距离尚有一百二十步,为何他们的弓箭就能射过来?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念之间。 战场上,双方战马狂奔中,哪里还有时间多想? 不过,随着双方距离接近,约莫达到五十步时,匈奴人开始用弓箭反击,将一波又一波的箭雨泼洒过来。 然后,他们就傻眼了。 那些狂奔中的敌人中箭后,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就这般浑不在意的继续冲了过来? 而且,匈奴人们惊恐的发现,对面的这些敌人,不仅中箭后浑然无事,就连人家的战马身上,似乎也披了一层皮甲,自己的狼牙箭根本就射不进去…… 三五个呼吸内。 双方正面对撞。 匈奴人倒也算是草原真正的勇士,发现弓箭不好使,也不胆怯,纷纷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