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顶梁柱子支起来(感谢诸位盟主打赏,加更) (第1/2页)
“这是水獭吧,还真是水獭!”知青们用手拍着胸口,这次是彻底不再害怕。 李卫国则是一拍脑门:一家子都来了,那我水库里面的鱼,还不够你们吃的呢。 不过水獭家族的扩大,也叫他距离养殖水獭的目标更近一步。 “这就是水獭呀,还挺可爱的,你以后不许再调皮哦。” 葛卫红真的伸出小手,在水獭的尾巴上拍了两下,她心里的恐惧,也彻底随之消散。 其她女知青也都凑上去观瞧,胆子大的,还摸摸水獭光溜溜的皮毛。 这只小水獭,就是最初抱上李卫国大腿的那只,所以也不怕人,再加上外貌讨喜,很快就成了知青们的心肝宝贝。 最后还是李卫国催促好几次,知青们这才洗完澡,收拾一下东西,踏上归程。 李卫国把他们送回村口,就回水库那边睡觉,隐隐听到葛卫红的调笑声传来:“小玉,你家国子一个人多孤单,你去陪陪好了。” 随后就是一阵打闹声,李卫国摇摇头:这个葛卫红,性子还真挺开朗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李卫国完成引鱼的日常任务之后,就赶紧回村。 正好是农闲,又赶上赵翠花家办喜事,队里干脆就放假一天,整个大馒头屯,都能感觉到喜气洋洋的。 李卫国回家吃了口饭,就去知青点,这边已经有不少村民来凑热闹。 知青点的知青们都开始梳洗打扮完毕,一个个都把自己最好的衣服换上。 “这一个个的,都跟新娘子似的。”赵广定嘴里打趣着,自然引来一阵白眼。 今天的主角当然是猴子高大林,他穿着一身新买的制服,四个兜的中山装,胸前戴着大红花,露出雪白的衣领,小伙瞧着也挺精神的。 知青们都帮忙招待客人,老爷们来了就敬烟,妇女领着孩子来了,就发糖。 最高兴的就是村里的这些小娃娃了,腮帮子都鼓鼓的,含着水果糖,一个个都跟过年似的。 “过滤嘴的,不错不错。” 赵广定来得挺早,没吃饭就来了,就憋着中午吃酒席呢。 他接过一根大前门香烟,叼在嘴上,然后又厚着脸皮讨要两根,分别夹到耳朵上。 “光腚,一会不随礼,不许入席啊。” 村里专门张罗红白喜事的赵二两,嘴里吆喝一声,嗓门挺大,还带点公鸭嗓。 这位喜欢喝点小酒,酒量还不行,二两酒就迷糊,所以有了这个外号。 “俺先欠着,等算工分的时候再补上。” 赵广定也有得对付,这也是他的一贯做法,没听说结婚随份子还带赊账的。 赵二两用手点指:“你就出息吧。” “嘿嘿,开玩笑呢,俺赵广定现在有钱。”赵广定从兜里掏出一张五元钱的炼钢工人晃了晃,“礼份子都准备好了。” 大伙也都一愣,这年头随礼,五块钱那就是大礼了,基本都是一元两元的,然后还得全家抬。 “这叫秃子跟着月亮走,多少也能借点光。”赵广定凑到李卫国跟前。 不少村民心中也似有所悟。 这时候,赵二两一声吆喝:“走啦走啦,女婿上门喽!” 人们簇拥着高大林,步行前往翠花婶子家。 至于送亲的车队什么的,那就免了。 时下这边农村送亲,都是用大马车,四角还要坐上童男童女押车。 这一个村的,而且是倒插门,背着包就去了。 翠花婶子家住后趟房,两小间歪歪扭扭的土坯房,窗户上贴着用大红纸剪的双喜字。 “新女婿上门啦!”赵二两在大门外吆喝一声。 然后就有人用棍子挑着一挂鞭炮,噼噼啪啪的响起来。 小娃子们立刻都疯了,冒着硝烟往上冲,捡地上断捻子的哑炮。 等到硝烟散尽,翠花婶子笑容满面地出现在大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