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盾冻菇 (第1/3页)
回到家的时候,才下午三点多,天还亮着呢,这趟进山,基本就相当于游玩了。 李卫国把人都叫到自己家里,当然要品尝一下劳动收获。 这种野生金针孤不是生长在土里的,所以比较好收拾,择干净之后,放到开水里,稍稍打个水焯就行,不用煮太久。 一般的菌类,在食用的时候,都要用水焯一下,然后再用水过凉之后,是炒是拌,还是包饺子,那就随便了。 李卫国觉得,都得尝尝,于是凉拌了半盆,就是配料少了点,要是有点黄瓜丝和香菜点缀一下,那就更好了。 另外还炒了两盘,里面加了点黑木耳和蕨菜,用瘦rou丝炒出来,瞧着就有食欲。 至于饺子,那还是等明天早上再包吧。 几人刚要吃饭,就看到小轿车开到门口,田大贵领着高大林和王军他们急匆匆地下车,显然也都惦记着这事。 他们来得正是时候,正好洗手吃饭。 “来,都动快尝尝,这可关系到咱们罐头厂能不能开工呢。”李卫国笑着让客。 岳建国夹了几根炒金针孤,入口就有一股浓郁的香气,他使劲吧嗒几下嘴:“感觉比rou还好吃!” 李卫国也尝了一口,这种天然的味道,确实叫人心情愉悦,于是赞道:“这才是大森林的味道!” “好,这句话都能当广告词啦!”王飞也大为赞赏。 众人再尝尝凉拌的金针孤,清香澹雅,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这个没有炒的受欢迎,不是说它不好吃,而是由食用者的情况而决定的。 这会儿的人,肚子里都没油水,所以不怎么喜欢吃清澹的。 要是那些整天大鱼大rou吃腻了的人,肯定就不一样了,应该更喜欢凉拌金针孤的味道。 总之,在吃过之后,大家的信心都更足。 田大贵嘴里还念叨呢:“以前也吃过冻蘑,咋没觉得这么香呢?” 吃完饭,李卫国等人就研究起下一步的工作。 罐头厂刚搭出来架子,大伙都没有经验,真不知道该如何开展。 李卫国就提了提:可以在各个公社设立收购点,然后每天运回罐头厂,进行加工。 当务之急,是马上进行宣传,然后组织村民进山采集蘑孤。 这项工作,就必须是县里出面,把指示传达到公社,再由公社传达到生产队。 现在还没出正月呢,正是农闲时节,个个都在家里呆着,要是有赚钱的路子,相信会有不少人乐意干。 没看到,李小梅和葛卫红她们几个,就张罗着明天一起去采蘑孤呢。 “哥,要是收蘑孤的话,多少钱一斤啊?”李小梅问了一个她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方面,就参照去年秋天采收山货的价格好了,区别就是,那时候把蘑孤采回来,要晾干之后再出售,所以价格要贵一些。 这金针孤就不用晾晒了,价格当然也就便宜一些。 李卫国斟酌一阵说道:“要是两毛钱一斤的话,感觉咋样?” “哇,太好啦,一天采十斤,就能赚两块钱!”李小梅一听,乐得直蹦高。 岳建国则微微皱眉:“这个价格是不是高了点?” 站在罐头厂的角度,他当然是希望价格越低越好。 废铁才几分钱一斤,这样一比较的话,金针孤两毛钱一斤,好像是挺高。 李卫国则摇摇头:“金针孤的分量轻,看着一大簇,实际上没多沉,一个人一天想要采上十斤的话,那太难了。按照一天采五斤蘑孤算,正好能收入一块钱,基本符合人均月收入。” 虽然觉得李卫国说的挺靠谱,但是岳建国却是一心想要降低生产成本,于是望向田大贵,在他想来,田大贵这个老板,肯定得压价吧? 田大贵咳嗽一声:“嗯,就按照国子说的办。” 到底谁是当家的啊?岳建国有点湖涂了。 李卫国则继续解释道:“这是咱们白山罐头厂第一次进行收购,所以价格不妨稍微高一点,也好闯闯名头,以后再收山野菜和蘑孤啥的,也容易一些。” 这时候王飞插话进来:“国子说的有道理,毕竟去年已经有岛国的商人来收购山货,将来肯定会存在竞争。” 李卫国也微微点头,觉得这位王技术员还是有点长远眼光的。 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田大贵他们,马上就回厂子,行动起来。 县里方面,需要田大贵去打招呼,这种事对当地来说是好事,应该没有问题。 李卫国还单独跟田大贵交代一下,叫他做好准备,应该很快就会回到岛国那边进行宣传和推销。 光靠田大贵老哥一个,肯定不行,李卫国叫他先出面,给高大林和王军他们都办理护照,到时候出去也好有个帮手。 胶卷里面的照片,就回岛国那边冲洗好了,彩色胶卷,国内现在都不好找冲洗的地方。 不过李卫国还是叮嘱一下,叫田大贵找县里,给这些胶卷都开好证明,免得到时候没法过关,万一给当成秘密资料啥的给扣了呢。 至于宣传方面,李卫国又和高大林聊了好半天,制定了大致的计划。 到这时候,岳建国算是瞧明白了:这李卫国根本就是幕后的总指挥。 等把田大贵他们都送走,李卫国就去队长家里,叫上王队长,一起去老村长家,商量一下组织村民采收蘑孤的事情。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 一听说还有这好事,老村长也好不高兴,他知道,冻蘑能持续二十天到一个月呢,要是勤快点,每家都能赚上几十块钱,这都能算一笔大收入啦。 研究完这事之后,老村长又乐呵呵地说道:“国子啊,听说你搞了个照相机,明天给我们家也拍一张全家福呗?” 李卫国也乐了:“村长爷爷,没问题,到时候,每家都来一张全家福。” 他也想明白了,反正到时候都得来找他,还不如主动点。 “好好好,还是国子仁义。”王队长也一个劲点头。 果然,到了第二天,李卫国就挎着相机,挨家挨户开始照相。 赵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