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_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盾冻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盾冻菇 (第3/3页)

忙不过来。

    没法子,这个问题以后加工山野菜也会遇到,因为这些山货,都有着明显的季节性。

    大伙凑到一起研究,也没找出来啥好法子,正好李卫国也到罐头厂来查看,于是被田大贵给逮住。

    “实在没法子,那就只能先把蘑孤焯水之后,再用盐腌制起来,留着以后慢慢加工。”李卫国还真给出了一个法子。

    王飞一拍巴掌:“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包括山野菜在内,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后续再去盐,返青,基本跟新鲜的一样。

    问题得到解决,高大林就跑了车间一趟,很快就抱了几瓶蘑孤罐头回来:“国子哥你瞧瞧,这就是咱们自己生产的罐头!”

    罐头瓶子上面还没有贴商标,所以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里面。

    一朵朵金黄色的金针孤,都是蘑孤头朝上,看起来油汪汪的,就像是一朵朵打开的小伞。

    “真漂亮!”李卫国嘴里也不由得赞了一声。

    田大贵也乐呵呵地说道:“国子,还真别说,咱们做出来的这玩意,瞧着还真就想吃呢。”

    “确实有食欲。”李卫国点点头,然后转向王飞,“王工,化验的结果怎么样?”

    王飞拿过来几张化验单:“和其它野生菌类的营养成分也差不多,主要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丰富,再有就是膳食纤维有助于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李卫国眨眨眼睛:“有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

    随后他又向大伙解释道:“那么多菌类,人家顾客可选的非常多,凭什么非得买咱们的呢,所以一定要有特色,别的菌类所不具备的特色,才能吸引顾客的眼球,产生购买的欲望。”

    周围的人都听得似懂非懂,李卫国也不急:“就像是咱们现在认为,要是买手表,肯定是上海的好,买家用电器,都希望买岛国那边的,都是一个道理。”

    特色嘛,王飞又把手上的化验单翻了几遍,然后摇摇头:“没啥特别的,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整明白,就是这种蘑孤,为啥不怕冻呢?”

    还真别说,李卫国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多少知道一点:“这野生金针孤抗氧化能力特别强,而且表面能分泌一种类似蜡质的物质,在表面形成一种保护层,就像咱们人穿上棉衣服一样。”

    说完他也哈哈大笑:“这个就是它最大的特色啊,就说这种金针孤里面首次发现一种特殊物质,咱们就围绕这一点做文章!”

    “国子,你的意思是说,吃完这种蘑孤,也比较抗冻是吧?”田大贵反正是这么理解的。

    “差不多吧,总之就是这种物质呢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不仅仅是抗冻,主要是防癌抗癌防辐射,就像给人套上一件防护服,听说岛国那边,都比较怕辐射。”李卫国决定,把这个特点作为主攻的方向。

    至于怕辐射的原因,可能跟几十年前扔的两个蘑孤弹有关系,把岛国人都吓怕了。

    王飞比较实诚:“国子,这些效果估计也能有点,可是肯定不能那么神,咱们要是那么宣传,会不会有点假?”

    李卫国则摆摆手:“有效果就成,总之咱们这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对了,这种物质,就叫金盾!”

    虚假广告多了,像李卫国这种,都算是有良心的了,毕竟野生金针孤的品质是有保障的。

    旁边的高大林连忙把这些都记下来,以后宣传的时候都用得上。

    至于野生金针孤的名称,最后也是李卫国确定的:金盾冻孤。

    那一顶顶金色的蘑孤头,可不就是一面面金色的小盾牌吗?

    等李卫国把所有环节都大致设计完,然后就可以叫印刷厂那边制作商标了,至此,首款产品算是完成包装。

    包装,大伙算是学到了:原来还可以这么搞啊!

    就是王飞还有点担心:到时候不会找咱们,说是弄虚作假吧?

    没法子,这时候的人,普遍太实诚。

    “还有一个事,国子,咱们这蘑孤罐头,你打算卖多少钱一瓶?”田大贵又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李卫国又望望岳建国:“生产成本将近五角钱是吧,再加上运输成本,估计价格就得超过一块钱了。”

    众人都纷纷点头,如今罐头属于高档商品,最普通的水果罐头,价格也在八毛钱到一块钱之间,平时根本就舍不得买来吃。

    一般都是看望长辈买两瓶,或者是家里的孩子生病了,大人狠狠心,给娃子买一瓶罐头治治病,当然是治馋病了。

    还真别说,一般的娃子吃了罐头之后,还真就好了大半。

    大伙都认为,从这个对比来看,他们出产的蘑孤罐头,好像真没啥优势。

    这金盾冻孤再好,能有糖水山楂好吃啊?

    于是岳建国试探着说道:“那不算运费的话,咱们的出厂价就卖八角钱怎么样?”

    “好像有点贵吧,一瓶赚三毛多,有点吓人。”张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要不就出厂价定在七毛钱或者六毛钱,要不六毛五分钱也行。”田大贵也觉得有道理。

    李卫国听得直摇头:你们怎么都在几毛钱这晃悠,胆子就不能大点吗?

    于是他向田大贵问道:“大贵叔,你在那边的商超,没了解一下这类产品的价格吗?”

    田大贵抓抓后脑勺:“收购的山野菜和菌类,都是干制或者腌渍的,到那边再精加工出售,跟咱们这罐头不一样,价格都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说完之后,看到除了李卫国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震惊的模样,田大贵就又解释一下:“俺说的是日元,日元不咋值钱,俺兑换美金的时候,一美金能换二百多日元。”

    “咱们国家的货币,一美金能换一块五左右,这样折算一下,一百日元,大概等于咱们这边七毛多钱。”

    大伙这才听明白,刚才他们真被吓到了。

    “那正好,咱们出厂价就是一百日元。”岳建国又说了个价格,他总感觉好像卖那么多钱似的,一百元啊。

    其他人也都觉得可行,却只有李卫国一个人摇头:“不能这么算,和外国人做生意,我们的眼界要放开,你们知道,在岛国那边,一个普通人的月收入是多少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