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关于存在 (第2/2页)
一个完全幻想出来的空间,好比小说创作出的意义空间,也是一种存在,而且越是不清晰的意义,它的边界就越模糊,所能囊括的空间就越大...不对,好像有一点跑题了,子云,你继续。” “我非常认可卡尔这个观点,就好像在很多人心目中,福尔摩斯就是一个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1],远比那些遥远史书上的模糊身影更为清晰。我甚至相信,只要能够互相施加影响的事物,都可能以某种方式实现等价转化,问题不在于是否可行,而在于转化方式是否已知。”陈子云大胆地假设 “未必是等价。”王恺插了一句 “对,转化未必是双向互通的,实际情况多半会更为复杂。” “我们要在这里继续讨论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吗?聊这些的话,即使说到天亮都不会有结论的,今天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吴冕显然对这些不切实际的话题没什么兴趣,他觉得自己早就参透了世界的真相,无非就是一个头尾相接的环罢了,无论从什么地方切入进去都是一样的 “抱歉,确实讨论这些是不会有结果的,但因为前提是要相信在那个世界的行为,可能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当下世界产生影响,所以才不得不讨论这些。即使我们否认两个世界环境同步变化现象的背后存在某种未知的因果关系,也必须承认穿越者穿越后所投射出的客体,在那个世界的状态变化会对现实世界主体造成影响,同样现实世界主体的状态也会影响穿越后的客体状态。”陈子云说
“好吧,关于这一点我也无法否认,就暂且认为相互影响的现象是存在的。”吴冕是一个非常尊重事实的人,这是一个合格科学家的基本素养 “很好,进一步,假设这种影响是正反馈模式的,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大规模穿越后,穿越者可能对那个世界的破坏,会以某种方式反向影响到这个世界。假设穿越者的表现,就如同大航海时代的西方殖民者,我们要面对或许将是两个世界螺旋上升式的毁灭之路。”陈子云进一步解释到 “那就属实双向奔赴了。”王恺不失时机地秀了一把冷幽默 “哈哈哈,还确实非常形象。”陈子云也被逗笑了 “恩格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是不存在的,世界的演化方式就如同球面翻转,威廉·瑟斯顿[2]早就完成了数学上的论证,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两者的关联。”吴冕一本正经地说,“不过,无论是否如此,确实不应该鼓励破坏的行为,但无论怎么做,我们都无法预测未来究竟会怎样。” “你说的没错,也正因此,既然不可行,就不需要进行预测。” “那要怎么做呢?” “埋下「种子」,同...时...” “然后呢?说啊?别总是吊人胃口。” “同时赋予「意义」。” “赋予什么意义?” “「行为」。” “说了和没说一样。” “归根结底,构成意识的底层逻辑系统就并不适合探究世界的本质,它本就分不清所谓‘现实’和‘虚幻’,这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缺陷。” “那说明,没必要苦大仇深的,‘游戏’人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分不清,也许这真的就最好的选择。” ... 备注区: [1]2008年英国电视台(UKTV)做过一次调查,接受调查的英国观众中,有58%的人相信福尔摩斯确有其人 [2]威廉·瑟斯顿(WilliamThurston,1946年10月30日-2012年8月21日),美国数学家,低维拓扑学研究的领袖人物之一。1982年,他因其在3维流形方面的杰出工作被授予菲尔兹奖。此外他还获得1976年的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几何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