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扩张与超市 (第2/2页)
这一现象迅速引起其他想做生意的老百姓的注意,我去,这就是全国第一个个体户的独到之处吗?生产的衣服居然引起了抢购?恐怖如斯。 订单源源不断的飞往四九城,服装厂里每也有大货车驶出前往各地,国营商店的服装专柜的人瞠目结舌。 现在大家第一选购的就是长平服装出品的衣服,国营店的衣服实用是实用,但太难看了,谁放着新潮时尚的衣服不穿而去买土里土气的衣服啊?性价比就在那摆着呢。 …… 十二月中旬,李长平和刘峰这个新任厂长的工作已经交接完成,从轧钢厂正式离职,工人们那个不舍啊,李厂长这一走,以后我们的福利可咋办啊? 李长平辞职后,厂里的rou菜大幅度减少,因为吴家村不提供牲畜了,再对比顿顿有rou的长平服装厂,轧钢厂的工人们心里可太不平衡了。 不知道啥时候长平服装厂会再招工,到时候自己咋样都得跳槽过去。 刚出厂,张大爷的秘书就过来了。 “哟,王秘书?张大爷找我?”李长平好奇的问道。 王秘书脸上挂着笑容,回道:“是的,长平同志,领导知道你今离职,所以让我来接你。” “那走吧。”李长平直接上了车,随后车辆往一个方向驶去,不是去张大爷办公室以及家中的路,不过李长平也没有多问。 很快,车停在了一家茶馆前,李长平下车后跟着王秘书走进茶馆,看到了张大爷。 跟张大爷挺熟的了,李长平没啥好客气的,一屁股坐在张大爷旁边,笑道:“张大爷,今儿请我喝茶?” 张大爷乐呵呵的回道:“请你喝,不过这里的茶哪里比得上你泡的好喝。” 李长平莞尔,从口袋里其实是空间里掏出一包茶叶,张大爷惊奇的问道:“我你常备着茶叶啊?” “嘿,这不是怕哪个大爷突然把我拉走吗?”李长平笑呵呵的打了个哈哈道。 张大爷指着李长平,笑哈哈的道:“你啊你,你不如直接点我名算了。”
一杯清新提神的香茶让人心旷神怡,张大爷喝了一杯,提神醒脑。 “你的服装厂搞的风风火火,最近申请个体户的老百姓多了不少。”张大爷感叹一声,自从长平服装厂开始工作并点燃四九城时尚圈后,让很多老百姓看到了赚钱的希望。 于是很多申请营业执照的都是从事服装的,他们没有李长平那么多机器,不过两三台缝纫机就可以了,就是衣服模仿长平服装的款式且做工不太行,不过价格却也很便宜。 这会儿,长平服饰就代表着四九城穿着的流行风向标,就算是盗版的也卖的很好。 李长平挺无语的,现在就开始搞盗版了? 其实也正常吧,没见过太多世面,想象力匮乏,龙国不少产业起步时不也是靠模仿和盗版的? 比如有个国内的刀片厂盗版米国一家品牌刀片,因为生产质量太好,甚至比米国原装厂的质量更好,结果反手就把米国那家正版厂给收购了,理由是担心米国那家正版品牌败坏自己刀片的名声。 张大爷今来找李长平就是聊聊,还有把全国执法部门的新一代制服生产交给长平服装厂,李长平当然是没什么意见的。 “150万套啊?明年还有夏装?张大爷,我那点人好像不太够诶。” 李长平以为是七十万件呢,没想到翻了一倍,不过也正常,总要有替换的衣服是吧,所以一人两套很合理。 “那你就扩大生产规模呗,你们厂旁边那个修理厂我也可以给你,对了,明年医疗部,工业部也有服装的采购。”张大爷意味深长的道。 李长平恍然,我去,原来是想让他再招人啊?还给他其他部门的订单作为诱惑? 李长平能怎么办,那当然是真香啦。 李长平和张大爷又聊了一些关于商业的事儿,让张大爷对改开有了更多的看法,感叹李长平不愧是在港岛有个大集团的,不少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张大爷工作繁忙,没那么多空闲的时间,于是让王秘书先送李长平回家,李长平没有选择回四合院,而是来到新北桥街道的长平百货。 此时的长平百货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里边儿有两层,参考后世超市的规格,一楼卖生鲜蔬菜和日用百货,二楼卖家用电器和床上用品,厨房用品等。 朱雄戴着安全帽,看到李长平来了赶紧跑了过来,招呼道:“一大爷,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装修的怎么样了。”李长平随意的回道。 “这样啊,那我带你转转吧。”朱雄笑道。 地板砖是瓷砖,当然不是那种大块的,不过严丝合缝下,倒也能反射灯光,映出倒影,算是比较上档次。 花板的是吊灯,从港岛进口的,呈暖色灯光,还有货架也是港岛进口的,规则的排成几排,看起来整齐划一。 环境规划就是李长平设定的,生鲜和瓜果在一个区域,生活用品在一个区域等。 二楼也是两个区域,环境和一楼差不多,但没有那么多货架。 “还有多久才能弄好?”李长平扭头看了一眼朱雄,随口问道。 “就这几,现在只差一些收尾的工作了。”朱雄笑呵呵的道。 “好,那我就准备开业的事儿了。”李长平满意的笑道。 仓库已经堆了很多港岛来的产品了,上架后就能开卖,而且有专人看守,不用怕丢,可以一切就绪,只欠东风了。 离开超市,李长平悠哉悠哉的前往交道口街道。 “哟,长平同志,你好!” “哎呀,这不是李厂长吗?” “一大爷,我女儿就在您厂里上班呢!” “长平,服装厂啥时候再招工啊?” “……” 街道办里,不少附近住户在办事,看到李长平后纷纷打着招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