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刘备留守 (第1/2页)
第169章刘备留守 如今的京兆尹是杨彪,对,就是那个杨修的父亲。 在后世相对于他的儿子,杨彪的知名度反而不高。 问题在这时代,他可是弘农杨氏的现任家主。 自杨震成为太尉开始起家,其子杨秉和孙杨赐皆为太尉。 也就是被袁氏压制,第四代杨琦当过卫尉,杨彪目前也只是京兆尹。 张和记得,是袁隗和袁基被董卓杀死,并且退入关中后,杨彪才提拔为太尉。 自此,弘农杨氏也完成四世三公的成就…… 为什么要废话那么多,只因为如今这京兆尹杨彪,他开城欢迎刘备的到来。 长安这座坚城甚至打都不用打,就轻松占领了下来。 刘备的势力可以一路推进到京兆,同时有杨彪的帮助,弘农郡大概也能轻松拿下。 那么司州也就剩下河东、河内和河南尹三郡。 “董卓怎么在京兆就留下那么点兵力?”张和有些不满,这一路下来几乎没有打仗。 哪怕在孙子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最顶级的战术。 可对于武将来,真就一点成就感都没樱 “本来留下不少,听陇县陷落。有一部分跑去河东,一部分跑去洛阳。”杨彪大概是听到了,善意的回答道。 若非董卓的那些军队都跑路,他也不可能那么简单把城门打开。 甚至盘算着,弘农杨氏要不要出一点力,毕竟门生故吏也不少。 到时候刘备勤王成功,救出陛下,自己能在里面捞多少好处。 “进入陇县之后,关中各郡基本无险可守。”沮授解释。 在他看来董卓那些军队,在陇县陷落第一时间选择撤退,反而是最明智的选择。 若是继续镇守各地,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可让出京兆地区,反而能把力量集中起来。 战争本来就是这样,一时的胜负不算什么,赢到最后的才算赢家。 最典型的例子,那自然是就楚汉争霸。 “就算没这原因,他们也是要退回去的。”杨彪在京兆尹,自然比刘备知道更多的消息,“原西园八校之一,典军校尉曹孟德在陈留起兵讨董,发布讨董檄文,已经有十七路义军响应。如今已经朝着酸枣会盟,比起京兆尹这边,虎牢关那边的压力更大一些。” 不如,他本来也以为刘备是响应檄文才打过来的,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什么时候的事情?”刘备真不知道。 凉州这边消息太闭塞,尤其董卓只要封住陇县,那么很多消息就很难传递到凉州。 “就在去年十月前后,陆续有十七路诸侯响应。”杨彪随口道,毕竟不是什么秘密。 十七路义军,分别是: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牧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右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渤海太守袁绍、典军校尉曹cao、徐州刺史陶谦。 “伯圭也要来?”刘备有些惊喜,不过转念一想就冷静下来。 自己在京兆这边,与酸枣那边的联军隔着一个董卓,要汇合根本不可能。 “可否给联军传个消息,且凉州牧也要加入讨董?”张和询问。 以杨家门生故吏遍布下,传个消息应该并不困难。 实在不行,可以走甄逸的门路。 好歹让河北的百姓,都知道刘备有加入到讨伐董卓之中,慈扬名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这个当然没问题。”杨彪自然也愿意卖个人情给刘备,“张府君不需要专门声扬一下?” 看看其他义军,一方太守国相也都算进去,张和好歹也是汉阳太守,自然也可以算是一路。 “十八路义军的名头挺好听的,就别掺和我进去了。”张和摇了摇头。 自己已经打破桃园三结义的名场景,就别打破十八路诸侯讨董的名场景了。 再自己和其他诸侯不同,本质是刘备麾下,单独算一路,搞得自己要自立一样。 最郁闷的应该是刘岱,如今已经是兖州牧,按兖州都是他治下。 结果陈留、山阳、济北和东郡太守都单独参加讨董,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