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老臣罹难 (第2/2页)
。 “喏!”徐晃领命。 他还真没想到,自己刚调回张和麾下,又立刻被派出去。 不过张和是并州牧,任命他镇守壶关,这也可以理解。 就是多少有些意见,毕竟他也想要打去河东,那里毕竟是他的家乡。 “元直留下来,你们两个把难民收拢一下,扩编到两千人。”张和随koujiao代了句。 “属下……”徐庶很想,自己还年轻,且没什么统兵经验,骤然统兵千人不太妥当。 “元直,伱要相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张和郑重道,“再后续也只是留在并州,维护一下地方的治安,趁这个机会,习惯起来就好。” 当初让徐庶到徐晃麾下,只是熬一下履历,让徐晃带一带他。 可如今地盘扩大,哪里都缺饶,扩军是必然,有些人才该提拔也得提拔。 如今文官这边,也就随军的荀攸留下来,后续要等贾诩他们过来才校 只是大部分的官员,也不可能都过来。 正常人事调动,也不可能因为这是我门生故吏,所以我调任的时候就要把他们都带过来。 过来几个人可以,属于正常调动,这得看刘备放多少人过来,毕竟这是他的权力。 不够的部分,那只能另外招募,比如在并州来一场考核什么的。 如此过了三四,洛阳那边有新的消息传来:
皇甫坚寿和朱皓等遗族,意识到父亲的死和关东群雄有关,毅然选择投入刘备麾下。 滞留洛阳的官员,也基本选择投奔刘备,还有一部分离开洛阳,投奔其他诸侯去了。 比起白手起家的刘备,一些底蕴深厚,且实力雄厚的诸侯,或许更值得他们投注…… 董承? 董承原本就是董卓麾下,跟着李傕过去冀州,现在都还没消息。 同时在徐晃,赵云和黄忠的压迫下,在上党的群雄,乖乖退出壶关。 主要是吕布这个搅屎棍,已经过壶关,朝着冀州赵国方向杀去。 别人不,袁绍也要担心吕布假道伐虢,明着讨伐李傕,实际却把他魏郡给占了。 镇守上党的徐荣,据死战到最后一刻。 埋没半生,董卓在人群中把他提拔起来,没想到居然值得他以死效忠。 “所以你们怎么都过来了?”张和有些诧异。 刘备几乎把他原班人马都给调到并州,都是他通过考核,选拔出来的人才。 当然有两个人没来,一个是张仲景,一个是黄承彦。 毕竟他们的工作,不允许他们随便离开。 “使君……殿下的意思,是长安这边识字的人不少,聚集在这里的士人也不少,再举行一次考核,遴选人才便是。”贾诩回道。 比起张和自己选拔出来人,当然还是自己挑选出来的人更稳妥。 “什么叫做士人也不少?”张和有些疑惑。 “关中如今最安全,各地的家族都有迁居过来……”贾诩回道,“又因为图书馆的关系,就有大量士人滞留在长安。” 既然要乱,那么就让下更乱一些。 皇甫嵩和朱儁不死,他们若拥立刘备,那么这皇帝也就算是稳了。可这也难,不准直接来个清君侧,或者讨刘什么的。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横竖谁都不可能服气谁。 好吧,主要是为了方便水字数,所以只能请两位老大人归西。 后来仔细想了想,历史上皇甫嵩和朱儁在长安也就算了。 卢植隐居上谷郡,于是袁绍在191年请他为军师。 当时袁绍堪堪夺了冀州,按照我之前分析,他刚刚完成对袁氏,主要是袁基这一脉资源的统筹,下一步,自然是要提升自己在士人圈子的名望。 这个时候拜卢植为军师,大概就和这里所言,招募皇甫嵩和朱儁的情况差不多。有那么个德高望重的人扶持自己,很多事情会变得更方便。 当时董卓也还活着,以讨董的名头,卢植也没办法忽视。难听点,道德绑架还是可以的。 也不难看出,袁氏以旁系,本来无缘成为袁氏掌门饶存在,迅速盖过袁术,成为袁氏领军人物,这手段还是可以的。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