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事在人为 (第1/2页)
上官如此,三个属吏并二十匠人更是争先恐后,生怕慢上一步。 如今正是各种人才都缺的时候,这些人诚心投靠,耿成自然不会拒绝,答应尽快替他们将家人接来。 转了一圏,看各处都无差错,耿成就回了塞城。 将将天亮,耿义就差人来报,说是出铁了。 耿成到了北城,耿义早已打开了出铁口。腥红的铁浆就如半凝的rou汤,正源源不断的从孔洞中流出,落入下方的砖池。 七八个壮汉穿着厚厚的麻服站在石拦外,手中握着长长的铁钎,另一头呈“十”字型,插在铁浆之中。随着壮汉搅动,粘稠的铁浆不停翻滚,冒出阵阵蓝烟。 这是西汉就有的炒钢法,理论上只需一炒到底,就能炒出熟铁。若能把控火候,或是在炒的过程中加入铁矿粉,则会炒成生铁。 当然,也有可能直接炒出低炭钢,不过只能靠运气,机率很低很低。 原因就在于加入的铁矿粉未脱硫,所以足有一半以上的概率炒出来的还是烽窝状的海绵铁,等于无用功。 但耿成却可以试一试。 毕竟焦炭的温度比木炭的高很多,可以将铁烧成液态。而溶点比铁低的杂质自然也就氧化的更快,更彻底。 而且他还多加了好几种还原剂和催化剂,铁矿石中的磷和硫,钾、钠、硅等进一步脱除,质量自然就更高。 接下来无非就是反复试验,掌握脱炭或渗炭的火候,迟早都能达到“开炉就是钢水”的程度。 再退一万步,即便只能炼出生铁或熟铁,他所用方法也具有划时代的优势。 不提质量,只说速度。 木炭的温度大都时候只能达到900度,最高一千度,只能将掺了灰石的铁烧到半溶的程度,而且需要四五昼夜不停的鼓风烧炼。 但焦炭的温度足有1500度,轻轻松松就能将铁矿粉彻底烧化。 看似只高了五六百度,但烧练的时间却足足快了六七倍。不看耿义从投料到出铁,将将也就用了一夜的时间。 要不是考虑到鲜卑随时都会进犯,将高炉修在山下不怎么安全。不然耿成还可以建水排用来鼓风,时间会更短…… …… 两口凝铁池,一口在不停的搅动,另一口则有民壮手持锤凿,趁着铁汁将凝未凝,迅速切割成易于锤锻的形状。 另一边的几座砧台上,一群铁匠正在锤锻。只听叮叮咣咣,好不热闹。 陈盛站在一边,紧紧的盯着砧台,双眼赤红,铁星子蹦到脸上都舍不得眨一下眼睛。 三个属吏不停的抡锤,来回轮换。随着颜色越来越淡,铁片也越来越薄。看火色已然褪尽,持钳的属吏将铁片投入水中。 “刺啦”一声之后,冒出一团白雾,陈盛手一伸,就将近三尺长的铁片抢了过来。 他先是往下一抡,在砧台上劈了两下,铁片却没有断, 而后又来回锯割,薄刃处竟也没有内卷的迹像。陈盛不死心,又夹在砧铁的缝隙中用力的掰了一下。 铁条没断,只了弯了弯。等他松开手,便震颤不止,发出“嗡嗡”的声音。 一个铁官啬夫,三个铁官吏,就如看到了神迹,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耿成走了过去,看了看稍有些弯的铁条,欣慰的点了点头。 有些软,说明炭含量有些低,还达不到低碳钢的程度。但已近无比接近,不然就会弯成九十度,更或是弯成一个圈。 只要加生铁粉回炉三五次,就能炼成钢。或是用团钢法,直接就能锻出内韧外坚的宿铁刀。 “炼了几炼?” 看到耿成,铁官吏打了个激灵,舌头都似捋不直了:“五……五炼……但看铁质,堪比十炼铁……” “不……不止!” 陈盛的嘴皮子直打哆嗦,“之所以软,是因属下等经验不足,当是寻常铁料多炼了几次,炼过火了。如果少炼两次,此铁堪比卅炼钢……” 一炼就是将铁胚反复烧炼,折叠锤打,由团成片再由片成团的整个过程。 卅炼就是需要重复三十次这样的过程,而大汉军官只有屯率(中层军官,秩比两百石)才有资格佩带卅炼钢刀。在民间的售价,一把最少三四千钱。 耿成双眼又大又亮:岂不是说,这一炉一出来就是低碳钢? 虽说不可能次次都有这样的运气,但至少是个好兆头。 他又让铁官吏重新寻来一块铁料锤锻。果然如陈盛所言,钢水极足,完全可以用来锻刀。锻枪头更是事半功倍,根本无需过多回炉。 不过只有百来斤。 第一炉铁就炼的如此成功,几乎能直接锤锻成刀,陈盛以为以后只会成为常态,所以信心不是一般的足。 他豪言,十日就能锤制六百兵卒所用的矛头,至多两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