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先安后定(求追读) (第2/3页)
。 刘辩心里思索着,又笑呵呵的道:“朝廷里,空缺了很多官职,影响了朝廷运作,堆积了太多公务。诸位卿家,有合适的人,要大胆的举荐,汇总给袁卿家,尽早履职,恢复朝政。” “今天就到这,” 刘辩知道,今天说再多也没用,得给他们接受的时间,便道:“有什么事情,咱们明天再说,诸位卿家早点回去休息吧。” 众人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虽然有很多话在肚子里,却一时说不出口。 “臣等告退。”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纷纷起身抬手,而后站起来,慢慢退出了大殿。 刘辩目送他们的背影,等他们走出去了,不禁有些头疼的道:“这一时半会儿,他们怕是缓不过来……” 他是皇帝,可也就是一个人,还需要朝臣帮忙他做事,治理政务,安抚人心。 “陛下,车骑将军到了。”潘隐悄步上前道。 刘辩蓦的坐直身体,摆正脸色,道:“快!请!” 潘隐应着,不多时,皇甫嵩就进了大殿。 他穿着半身甲胄,神情漠然,上前行礼道:“臣皇甫嵩,参见陛下!” 刘辩重重点头,道:“卿家请起。” “谢陛下。” 皇甫嵩收回手,拿出兵符,举着道:“陛下,目前各城门已替换,羽林军整肃完成,特来交还兵符。” 潘隐连忙上前,接过兵符,转给刘辩。 刘辩将兵符放到一旁,笑着道:“卿家行事,朕从未担心。朕知道卿家一路辛苦,不耽误卿家休息,只问一件事。那董卓,到了河东?” 皇甫嵩神色一冷,道:“是,河东太守的密告。陛下,那董卓,虎狼之辈,其心不可测,还需认真应对!” 貌似,朝廷里很多人都对董卓虎视眈眈,充满了提防? 刘辩有些好奇了,道:“卿家怎么看董卓这个人?” 皇甫嵩道:“陛下,臣之前征剿黄巾叛乱,与董卓有过交集。此人,行事大胆,野心勃勃,但其人,眼高手低,才能有限,屡有败事,以贿赂得免。” ‘虎狼之辈,眼高手低……’ 刘辩笑着,这皇甫嵩看人还真是准,点点头,道:“嗯,朕知道了。” 皇甫嵩看着刘辩,道:“陛下,是否需要臣……” 他还说完,刘辩就道:“朕已经决定,调董卓入京。” 皇甫嵩闻言,顿了下,道:“陛下圣明。” 刘辩见他头发散乱,脸上都是疲倦,道:“卿家,早些去休息吧,没有大事,无需进宫,可先行决断。其余事情,待朕登基大典之后再说。” 皇甫嵩见刘辩这般信任,神色不变,抬起手道:“谢陛下,臣告退。” “对了,” 刘辩看着他,突然道:“令郎的那一万万钱的,就是个玩笑,无需在意。” “谢陛下!”皇甫嵩再次抬手,而后慢慢退了出去。 刘辩看着他走出大殿,脸上的笑容才慢慢收敛,绷紧脸角,长长出了一口气,才发觉,太阳xue鼓动,头疼的厉害。 这一天,太累了! 他浑身酸痛,已经没有再走路的力气了,有些艰难的搬出双腿,道:“潘隐,给朕拿条被子来,朕就在这里睡了,没什么事情,不要叫醒朕。” 他感觉,他能睡个三天三夜! 潘隐应着,命人去拿,走上前,低声道:“陛下,太后娘娘来了。” 刘辩一怔,叹了口气,忘了这茬,他艰难的站起来,就看到侧门的何太后,红着双眼,明显哭过的走过来,看着刘辩,抿着嘴,忍不住又哭。 刘辩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心里想着,何太后要是提出他难以接受的要求,比如放出何进什么的,他该怎么委婉拒绝。 何太后擦了擦泪,还带着哭腔道:“辩儿,你舅舅,对你真的没有恶意。” 但是他是真的是能力低下,狂妄愚蠢,被人当刀使还不自知…… 刘辩太累了,已经没有与何太后去解释这些了。 何太后见刘辩不说话,脸上挤出僵硬的笑容,道:“你不想做一个安乐皇帝……你做得对,母后也支持你,你,你忙吧,母后先回去了……” 刘辩没有力气说话,看着何太后的背影,还是道:“母后,朕不会杀他。” 何太后脚步顿了下,轻轻嗯了一声。 刘辩目送出了侧门,头疼欲裂,接过潘隐的被子,缓缓躺下,对着潘隐摆了摆手。 潘隐无声退下,并挥退了内监,侍卫。 刘辩躺下后,几乎是三两个呼吸,他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