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13章 休养生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休养生息 (第1/2页)

    张绣虽然是理工男,但作为穿越者的他却很清楚,要想搞好发展,核心其实只有两条:

    钱和人。

    所以张绣首先采纳了贾诩的提议,学习曹贼在宛城招募军民实行“屯田制”。

    具体来说,就是募集流民,把无主和荒废的土地分给他们。

    同时向他们提供耕牛、农具,鼓励他们从事集体生产,最后向他们征收租税。

    屯田的农民没有兵役、劳役负担,能够在张绣的庇护下专心从事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张绣也能够通过租税获得稳定的收入和粮食。

    事实上,哪怕曹cao在许都的屯田制也才刚刚开始实行,效果并没有体现出来。

    但张绣听到贾诩的建议后却立马同意了。

    这项政策他一听就觉得耳熟,仔细一想就记起这在历史课本上提过的,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适合宛城的政策。

    当然他也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宛城特色分别实行“民屯”和“军屯”。

    民屯不必多说。

    至于军屯的主力正是那些荆州降兵。

    让他们打仗未必肯干,哪怕全部打散放入军中也有安全隐患。

    但是种田嘛……

    这年头除了世家子弟,谁还不会这项技能?

    而且还能大大增强他们对宛城的归属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张绣还下令在城内张贴告示,并派人向整个南阳郡宣传,他要广纳贤才。

    这个年代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的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

    这种方式被张绣果断摒弃。

    他直接把穿越前自己单位的规章制度拿出来,稍微改了改就甩给了贾诩。

    贾诩看到以后当场就愣住了。

    张绣给的制度核心其实就两条:

    宛城官吏的选拔任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优先。

    还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考核。

    不问出身高低,只要有真才实学,又没有品德方面的恶行,就可以来宛城做官。

    由张绣定下基础,经贾诩润色丰富的“求贤令”一经宣布,就引起了本地世家豪族的激烈反对。

    这种做法打破了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自然不愿意接受。

    但最终还是被张绣以强硬的手段镇压下去。

    也就是张绣与宛城居民齐心守城十余日,携大胜之势,又当众斩了刘表的外甥,个人威望大涨。

    要是在宛城之战前推行这项政策,他这个外来户想都别想。

    哪怕如此,还是有不少当地豪门拖家带口离开了宛城。

    甚至一部分人干脆辞官不干,撂挑子了。

    张绣也不惯着他们,但凡是辞官的,今后一律不再任用。

    不但如此,张绣还推波助澜,放任贾诩对宛城官场进行排查,清理和替换那些心向荆州的基层官员。

    他之前被刺杀和蔡瑁逃跑的事情,这些人“功不可没”。

    至于那些因为主动辞职的空缺,正好安排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士子顶上。

    这些人原本就因为出身问题无法出头,如今有了机会,個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一个人的工作量顶得上以前三个。

    再加上他们确实有真本事,愣是维持住了宛城行政的正常运转。

    自此,张绣恩威并施,采取诸如降低赋税、恢复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秩序等一系列措施,是为休养生息。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