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相当敌视宋人 (第2/2页)
> “扔。”赵平一声令下,三人同时扔出燃烧弹。 砰砰砰,燃烧弹在走廊人群中爆开,现场火光大盛。 “啊”好多越人被点燃,越人瞬息大乱,四下逃散。 “进来。”赵平大吼。 一队燧发枪手率先进来,砰砰砰,对着逃散的越人就打,接着弓箭手也进来了,最后才是其他军士。 宋军进来一顿远程打击,现场的抵挡瞬间就被灭掉。 接着开始逐屋的清扫。 这是该村一个大户人家,这户人家还集中了村里好多类似佃户的百姓帮他守家,没想到宋军武器这么厉害,进攻又多样化,一进来就把他们打崩了。 说实话现在越人也就弓箭能对宋军造成一定伤害,没有弓箭,越人几乎没机会近宋军的身。 赵平这队人才带了一队燧发枪手,其余大部份带的冷兵器包括弓箭。 就这样,一般同等数量的正规越军也不是他们对手,何况是百姓组织的。 就这样他们逐屋清扫,有人反抗,也有人投降,反抗的都是格杀勿论。 赵平带着几个人往里走,不一会看到一个大屋子,宋军上去先顶着盾,对着大门一脚。 轰隆,大门直接被踢开了。 然后和刚才一样,前面有人举盾着先进去观察,不一会,里面宋军道:“安全。” 赵平和几个人这才跟进去。 进去后大伙一愣,现场角落里搂缩着几个人,都是妇人和少年,其中一个少年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双眼仇恨的看着他们。 “把人拖出去,不要动女的。”赵平说了句。 “诺”宋军刚要上去。 突然,那少年双手从身后出来,手上赫然拿着一把缩小版的弓。 这弓不是常规型号,应该给他玩的,但手上却有一支真箭。 ―― “喂,喂,你别动。”一宋军举着燧发枪对向少年,但没敢开枪,因为对方太小。 少年却是不管,弯弓上箭,然后举起。 “开枪啊。”赵平大叫。
举枪的宋军目瞪口呆,还是没开。 扑哧,对面一箭射在宋军胸口。 “握草”现场一片骂声。 那少年转身又拿箭。 身后女的用越语不知在说什么,还递给他一支箭。 几个宋军一涌而上,想活捉这少年,少年熟练的转身上箭。 嗖,第二箭又射了出来。 好在这时宋军顶在盾在前面,这箭射在盾上。 少年还想拿箭,宋军一涌而上已经把这少年按在地上。 没等宋军们说话,其中一个妇人突然拿出一把匕首,当,一刀捅在一名宋军腰后。 啊呀,这宋军被捅的当场惨叫起来。 赵平大怒,一把夺过刚刚没开枪的燧发枪,砰,对着那妇人先开了一枪。 他这枪打完之后,这才镇住场面,房间里几个越人都不敢动了。 赵平气的不行,几个妇人和少年,居然让他受伤了两人。 不过还好,这少年的箭不是常规军中制式弓箭,加上宋军有甲在身,这箭射的不是很深。 另一个妇人力气也小,捅的也不深,但两宋军能不能活下来,还得看运气,都算受了不小的伤。 一老乡这时靠过来,低头厉声道:“这些人不好驯服,都杀了吧。” 这老乡和他一样都是女真人,这会也相当恼火,好好的折损两个人,回去少不得要被训了。 你在战场上折损和在这里折损可是两回事。 赵平看着妇人和少年,咬着牙想了想,最终还是摇头:“算了,留着可以当民夫用。” 终究没下狠手。 老乡表情失望,狠狠跺了下脚。 宋军在这大户人家找到很多粮石,还逼问出一个粮窑,仅这大户一家就能弄到上千石,因为有了两个伤员,赵平部下很恼火,后面下手有点狠,通常打开门进去看到人先扔手雷,稍微有抵抗的就扔燃烧弹,赵平也控制不住,或者有点睁一眼闭一只眼,一会功夫,整个村子里到处是火。 一个时辰后,宋军征了大量的粮草还有几匹马骡,十几辆马车,三艘船。 然后开始把粮往船上运,船上装不完的,再往马车上装,最后马车装不完,再往马骡上负,还装不完,每人背一点。 他们清晨出门,下午三四点才回到营房。 因为伤员先让哨骑送了回来,回来后第一件事,赵平先去看了伤员,营中郎中说两人伤的不重,应该能保住性命,但肯定后续不能参战了,意味着赵平都里减员了两人。 果然,下午五点不到,他被营指挥叫过去骂了一顿。 宋人指挥对着他辟头盖脸一顿骂,你被箭射了我可以当你防不胜防,你被女人用刀捅了,我怎么教你们的?军中上课的老师怎么说的? 赵平低着头不敢反驳,这事确实是他没干好。 被骂完后他才知道另一件事,下午越军水师到了,在富良江附近和宋军水师大干了一场,几乎全军覆没。 今天宋军依然没攻城,李庭芝有围点打援的打算,看看越军会不会来救援升龙。 不过李庭芝显然想多了,越军水师大败之后,就没有援军过来。 和后来对抗蒙古一样,陈带人撤往清化,陈国峻则在万劫集合兵马,准备对抗宋军。 万劫还在海防西北面,看起来陈国峻想突袭宋军在海防的根据点,断宋军退路。 但宋军水师这么强,就算失去海防这个驻地,水师也能保证军队安全撤退,何况越军根本不可能在阵地战中打败宋军。 李庭芝手上有两万人马,五千民夫,其中一千民夫和两千军队驻守海防,保护这个据点,宋军后续的资源和物资都在这里上岸。 其余人马都在升龙附近集合。 赵平回来后得到新的任务,每个都要从越人中挑几个会汉语的来当翻译,这个要求也不难,安南这几年和宋通商频繁,会汉语的很多,特别是有钱人和官员们。 然后赵平也带回了最新的消息,从今天征粮的过程来看,升龙这边比较富裕,当地百姓也很支持陈氏大越,相当敌视宋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