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告急 (第1/2页)
越骑校尉种辑、昭信校尉王子服一大清早就接到了车骑将军董承的邀请,两人与董承交称莫逆,再加上两人也是衣带诏中人,与国舅董承可谓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接到邀请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套车赶来董府。 在国舅府的大门口,种辑正好和王子服相遇。 互相见礼之后,王子服问道:“种兄,你也是应董国舅之邀而来的么?” “可不是?”种辑点了点头,反问王子服,“王兄,董国舅大清早邀请我们过府,可知为了何事?” 王子服摇摇头,说:“还能有什么事,多半是衣带……” “嘘……”种辑赶紧示意王子服噤声,又说,“王兄小心隔墙有耳。” 当下两人联袂入内,却看到董承未及穿鞋,只穿着袜子从正厅迎了出来。 三人叙礼之后,董承便将种辑和王子服迎入了客厅,又命仆妇烹茶相待。 董承之所以一大清早就谴人将王子服、种辑请过来,却是有要紧事商议。 原来,昨天下午天子将董承召进皇宫,然后给董承看了一封密信,这封密信却是刘备派人送来的,信中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刘备已说服刘表,打算趁曹cao出兵汝南的机会,出兵偷袭许昌,将天子鉴驾迎往襄阳。 历史在这里出现了极大偏差。 在原本的历史上并没有这一出。 但在这个时空,由于袁否这只小蝴蝶轻轻的扇了下翅膀,结果害得刘备连河北都没有去就提前投靠了刘表。然后这时候刘表还没有那么老。也还有那么点儿进取心。于是在刘备的游说之下,就动了趁曹cao出征在外,许昌空虚之时,迎取天子鉴驾的心思。 于是刘备就给天子写了封密信,让天子找董承,再让董承去找人配合,里应外合攻陷许昌,保护天子鉴驾前往襄阳。 宛城太守张绣正是因为察觉到了刘备军的异动。所以才会向许昌示警。 而留守许昌的荀彧也正是因为察觉到事态严重,所以才果断决定拿人。 世上的事就是有这么巧,袁否急于渡睢水逃命,所以特地整了这一出,却不知道,他这一整竟然阴差阳错害了董承,也间接帮了曹cao的忙。 董承、种辑、王子服主客三人才刚在席上落座,便看到府中管事匆匆的跑了进来,惶然说:“家主不好了,门外来了好多官军!” “什么?” “官军?” “这是怎么回事?” 董承、种辑还有王子服三人闻言大惊。 然而。不等三人有任何反应,客厅外便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以及喧哗声。遂即一大群甲士便气势汹汹的进来,将三人看管了起来。 稍顷,三人便看到荀彧和曹丕、陈群联袂而入。 董承强自镇定,问荀彧道:“荀侍中,你这是何意?” 荀彧的目光从种辑还有王子服身上扫过,反问董承:“董国舅府上可有什么要事?一大清早就邀请王校尉、种校尉过府来商议。” 董承蹙眉说道:“我与王兄、种兄乃是至交好友,老友小聚,清茶相待,高谈阔论,难道也不行?” “老友,“可是衣带诏中人?” 荀彧这话一出,董承顿时脸色大变,知道衣带诏之事已经东窗事发了。 董承强自镇定,王子服和种辑却一下乱了心神,当下本能的奔走闪避,但四周全都由甲兵把守着,又哪里走得脱? 不消几个回合,种辑、王子服便被甲士拿住了。 当下荀彧命甲士将董承三人控制起来,又下令大肆搜查董府。 半个时辰之后,甲士便在董承书房的密格之内搜出了衣带诏,还有刘备的密信。 罪证确凿,曹丕当即下令将董承三人下狱,命狱卒严刑拷打,追索同谋。 在回司空府的马车上,曹丕问荀彧:“先生,现在刘备蠢蠢欲动,袁否大军更是昼夜兼程直奔许昌而来,我们该如何应对才好?” 虽事态紧急,荀彧却并没有乱了方寸。 当下荀彧反问曹丕说:“公子以为该如何应对?” 曹丕沉吟了片刻,说:“父亲大军远在汝南郡,消息传递极不方便,这时候既便谴飞骑前去告急,急切之间只怕也是找不着父亲,更何况,既便父亲知道,急切间也无法回师,终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荀彧轻轻颔首,曹丕的这番分析还是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