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经营名声,刘备渴贤爱民 (第2/2页)
径一庄园,向庄主买来的胡瓜。” “用面酱腌制,简直味美绝了啊!” 胡瓜即黄瓜,张骞出使西域期间传入的大汉。 汉民又喜欢用豆和面做酱,称之为面酱。 崔寔的《四民月令》就记载了酱腌瓜的做法。 “翼德有心了!”郑平轻赞。 酱腌瓜这样的菜疏,郑平并不少见。 郑家珍藏的书籍中,还有《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等重要农书。 张飞早准备了两份吃食,就这般省去了俗礼,跟郑平在石桌上同桌而食。 “若是大哥在,肯定又要说俺不懂礼数了。” “但吃饭就吃饭,讲那么多礼数做甚,还是这般吃法有人情味儿。” 张飞环眼珠子转悠,三句话就暴露了本性。 敬重归敬重,但张飞不想受到太多的礼法约束。 毕竟张飞的个性就不是个能认认真真遵守礼法的。 郑平轻笑:“县尊问起来,我可不会替翼德遮掩。” “嗨!不怕!”张飞将嘴一抹,大大咧咧地:“二哥今日不出练,大哥一早就跟二哥去田间视察农田的作物生长了。”
“以大哥的脾性,这到了田间肯定又得挨个儿走访庶民百姓,甚至还会亲自下田除草捉虫。” “不到天黑是不会回来的。” “今日这县城,俺和先生说了算!” 郑平眼神多了一丝钦佩:“县尊经常去田间吗?” 张飞点头,似乎有些不理解:“在涿郡时就有这习惯了,改不了,还不听劝。” “以前是白身就不提了,现在都当县令了还去田间,岂不是失了身份?” 郑平心思顿时活络:“翼德,你立即去调十几个衙役,在城内宣传高唐令造访贤士、体察民情之事。” “再给街上的稚童们赏一些钱财,让他们唱童谣。” “就唱:青州出了个高唐令,姓刘名备字玄德。求贤若渴爱百姓,家家户户吃饱饭。” 张飞一愣:“这种事还用宣传吗?还有这童谣也太直白了吧。” 郑平轻轻摇头:“翼德,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昔日跟县尊一同征讨黄巾的,如今不是公卿就是大臣。” “县尊蹉跎了十年,才当上一个高唐令。” “趁着高唐县四乡豪强富商到来,也让他们能知晓县尊的仁名。” “这对今日的商讨,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童谣,不白一点小童能记得住?” 对于正值创业期的刘备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名声! 名声! 名声! 不会经营名声的,是很难在这个乱世中立足的。 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家世,其本身又有能吏贤名。 曹cao同样如此! 洛阳北都尉杖毙权贵,不就是求名吗? 即便是孙坚,为了求得讨董名声,也甘愿依附袁术,去当袁术的家臣。 反观刘备,虽然一直都是以仁义行事,但其名声却很小。 蹉跎十年无人问啊! 刘备不善于经营名声,以至于空有仁义之名,却仅仅只能在小圈子内流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