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_第155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 赵云献策,常山国的选择 (第2/2页)

本初可遣使去涿郡,向大司马俱告韩馥让冀州牧一事,同时状告公孙瓒假托讨董进攻邺城的罪名。”

    “请大司马秉公处理,约束公孙瓒,让其不要再来冀州劫掠士民百姓了。”

    “倘若公孙瓒执意要进攻冀州,那就请大司马出兵断其归路,本初就可跟大司马一起剿灭这恃武而骄的祸害了。”

    袁绍迟疑:“大司马不重兵事,未必能敌得过公孙瓒。”

    许攸笑道:“本初别忘了,青州还有个刘备呢!刘备若帮公孙瓒,就是篡逆之辈,大司马也会严词谴责。”

    “刘备若是帮大司马,那就等于选择了跟公孙瓒决裂。”

    “基于青州的利益权衡,刘备只能选择劝和!”

    “如此一来,冀州就可以避免战火,本初也能有足够的时间安抚冀州诸郡国了。”

    袁绍闻言大笑:“子远妙计啊!我需要时间,而刘备同样需要时间。估计他怎么也想不到,公孙瓒会南下攻打冀州吧?”

    许攸冷笑:“刘备选择跟公孙瓒这样的人为友,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待公孙瓒和刘备互生嫌隙,攸还可以再暗中设法,让公孙瓒驱兵青州。”

    袁绍眼神一凛:“幽州跟青州并未接壤,如何能让公孙瓒驱兵青州?”

    许攸捋了捋短髯,傲然而笑:“此计还需要时机,待时机成熟,攸自有办法让公孙瓒的势力跟青州接壤!”

    “眼下公孙瓒已经退兵,本初可向赵国、常山国、中山国和钜鹿郡传檄,让四个郡国的太守国相,速来邺城觐见。”

    袁绍点头。

    顿了顿,袁绍又问道:“子远,我已经登门拜访沮公三次了,但沮公一直避而不见,可有良策教我?”

    见袁绍还在心心念念沮授,许攸有些无奈。

    贤才那么多,何必非得眷念上沮授啊。

    逢纪见许攸面有难色,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逢纪献策道:“明公可亲率邺城文武于沮授府门前延请,请沮授出任冀州别驾,主持冀州的春耕大事。”

    “从早到晚,沮授不出,明公不走。”

    “除非沮授不想在这邺城待了,否则他也只能出仕。”

    “即便沮授依旧不愿出仕,明公求贤之名也必定响彻整个冀州!”

    好家伙!

    不论是许攸还郭图、荀谌等人,纷纷被逢纪的提议吓了一跳。

    逢纪这计策太毒了!

    这是要将沮授架在火上烤啊。

    不仅率文武延请,还要让沮授主持春耕大事。

    就差直接说:冀州的春耕大事被延误,并非公孙瓒举兵南下也不是袁绍夺权冀州,而是沮授的错!

    “这,会不会有些过了。”袁绍有些拉不下脸:“还是从长计议吧。”

    逢纪暗暗一叹,又献策道:“那只能派遣甲士,以护卫之名,监视沮授,明公再定期延请,树立求贤若渴的美名。”

    袁绍点头。

    只是这般,倒还能接受。

    檄文很快传到了常山国。

    常山相孙瑾得到消息,连忙召赵云、张逸、张瓒,以及客居此地的田丰商议。

    “韩文节果然还是让出了冀州啊!”田丰有些烦躁。

    本以为去邺城提醒了沮授能扭转下局势,却没想到邺城还是让袁绍夺取了。

    孙瑾叹道:“如今袁绍正式成了冀州牧,常山国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了。”

    张逸、张瓒亦是面面相觑,颇为无奈。

    以前可以反对袁绍,是因为袁绍只是个渤海太守。

    大家都是同一个级别的,自然可以不用理会。

    但现在,袁绍当了冀州牧,名义上是可以管辖常山国的。

    赵云凝声道:“孙相,我们刚与张燕达成和平协议,本想驱兵去洛阳支援卢尚书讨伐董卓。如今却因袁绍诡计抢夺冀州而不得不留在常山国。”

    “只想着争权夺利而枉顾国家大义的人,云决不会屈从!”

    见赵云已经表明了态度,张逸和张瓒也不愿屈从。

    孙瑾问道:“若不屈从袁绍,又该如何选择?”

    赵云沉吟道:“青州刘使君,素有仁德信义,又爱护百姓。我认为可以跟青州结盟,护常山国安危。”

    自从上回见了刘备,赵云这内心对刘备就一直有些念念不忘。

    毕竟这世间,能一心为了百姓的好官可不多。

    而刘备又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一想到刘备负担了青州五十万饥民的吃住,赵云就颇为感慨。

    因此在孙瑾迟疑常山国的选择时,赵云第一个想到了刘备。

    孙瑾迟疑:“可青州毕竟距离太远,若是袁绍举兵来攻,常山国如何抵挡得了?更何况,青州未必会为了常山国而得罪袁绍。”

    张逸道:“常相勿忧,若要结盟青州,属下愿亲往青州请恩师相助!看恩师之面,刘使君定能答应。”

    常山掾张逸,北海高密人,不仅师从郑玄,更娶了郑玄的meimei。

    如今郑玄是临淄城官学的文学,而郑平又是青州别驾,张逸寻思去青州寻郑玄,应该能让青州跟常山国结盟。

    田丰却是笑道:“既有这层关系,去青州结盟也未尝不可。但我以为,可再让常山国依附大司马。”

    “有大司马和青州牧两人力保,量那袁绍,也不敢对常山国动兵!”

    “除非袁绍能拿到天子诏令册封的冀州牧,常山国就可以不用听从袁绍的政令。”

    “大司马德高望重,常山国依附大司马也不会落人口实。”

    孙瑾心头一松:“若能结盟青州的同时依附大司马,那常山国就不用畏惧袁绍了。”

    田丰忽然看向赵云:“赵中尉可否愿意跟我去一趟涿郡?”

    赵云一愣:“我?”

    田丰点头:“素闻赵中尉骁勇过人,又善于统兵,曾得了大司马赠送千里驹玉狮子。若有赵中尉一同前往,让常山国依附大司马之事,才更有把握。”

    孙瑾也道:“赵中尉,既然你也去不了洛阳了,不如随元皓兄去趟涿郡吧,常山国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

    赵云连忙道:“常相言重了,我等皆是为了常山国,何分彼此!”

    张逸也道:“那我立即动身前往青州,正好也回去探望恩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