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第三帝都,刘备决意建城 (第2/2页)
了名利,却连钱粮都舍不得给黎庶百姓,这又怎么可能不产生矛盾? 胡昭这个簙曹从事当得很清醒。 既然修筑广固城的难题,只是钱粮的难题,开源就行了! 至于如何开源? 胡昭不会去多想,这不在他的职责范围。 郑平既然提出了这个方案,就必然会有开源的措施。 他这个簙曹从事,等着钱粮进库就行了。 “广固城的修建,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光是选址勘察、城池规划,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因此,我们是有足够的时间来筹备修建广固城的钱粮的。” “至于修筑广固城的钱粮,其实并不需要州牧府调拨太多。” “连四世三公的袁术都被使君击败了,这下间的士族豪强有识之士,将会重新去分析衡量这下的大势。” “不论是青州内部,还是青州之外,掌握了诸多钱粮的豪强士族都会去考虑,要不要在这个时候支持使君,以获取今后更长远的利益。” “广固城,既是替青州修筑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同时也是在给青州内外想要示好使君的士族豪强们,一个可以利益置换的机会。” “这是一座聚宝城!” “只需要使君投入少量的钱粮,就可以聚集出满城钱粮的聚宝城。” “一座城池涉及的利益,向来都不是简单的聚民入城!” “将来迎奉子东归时,将子迎奉到广固城,这广固城就会成为大汉的第三个帝都!” “而这,才是士族豪强们,真正能得到的利益!” “子脚下,这出誓机会自然就更多了。” 郑平徐徐开口,道出了修筑广固城最核心的目的。 洛阳已经毁坏了。 长安太偏僻。 不论刘备未来的路如何选择,洛阳和长安都已经不适合当汉室都城了。 刘备若只想当个大汉皇叔,就得有一个可以视为汉室都城的城池,来将子迎奉到青州,教导子如何执政、如何安民。
刘备若想更上一层楼,青州就同样要有一个有资格立为都城的城池! 唯有在经营多年的青州,刘备才能真正的执掌权柄,而不会像曹丕称帝一样,不得不用九品中正制去平衡各方的利益才能成功禅位。 这些长远的事,刘备现在不会想,这青州的文武也不会去想。 但郑平必须要去考虑! 三家归晋这种被司马家夺取了利益的事,郑平会尽力的去避免。 不论是青州的几十万饥民,还是要打造的广固城,都是为了让刘备在青州保持绝对的权威。 让青州各方势力的利益,都能跟刘备捆绑一起。 对于皇权和士族而言,忠心是最不靠谱的。 唯有利益均沾,才能内外一心。 只有刘备在青州扎稳根了,才可以用智慧和武力,去解决青州内外的一切不服。 “竟然,要将广固城变为大汉的第三个帝都?” “这想法太疯狂了吧,别驾这是准备让使君迎奉子入青州?” “倘若子真的迁都广固城,那这城池就必须修了,得知使君这个想法的士族豪强,也会去权衡使君是否真的有迎奉子的力量!” “连四世三公的袁术都被击败了,还有谁会不信青州的力量?” “使君是汉室宗亲,迎奉子是职责所在,其他人谁还有这个资格?” “想想都兴奋啊!倘若使君真是如此想法,修筑广固城就会有很多人主动捐赠钱粮了。” “可子还在长安,这个时候将广固城当成帝都来修建,会不会逾矩了?” “你傻啊!只要不修宫殿庙宇,谁能使君逾矩?待得广固城其他建筑都修好了,使君再请一道圣旨,也不会太难。” “.” 众文官低语讨论。 第三个帝都的诱惑,即便是治中刘惠也忍不住心动了。 谁不想位列三公九卿啊! 若是青州迎奉子成功,成了匡扶大汉的功臣,他们这些青州的文武将会是直接的受益者! 既不会劳民伤财,又能得到名利,这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吗? 虽然,这过程会很艰难,但只要有了目标,青州的文武都想去尝试努力。 刘备亦是被修筑广固城的目的给惊住了。 “第三个帝都,第三个帝都!”刘备喃喃低语:“倘若广固城真的成邻三个帝都。我刘备,必定会青史留名!” 良久,刘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按捺住内心的兴奋。 见文武都不再反对,刘备决断道:“修筑广固城,是在扬我大汉权威,岂能因为钱粮暂时的缺少而放弃呢?” “我意已决,即日起招募能工巧匠,去广县西北勘察地理、规划城池。” “谁愿担此重任?” 刘备不是袁绍。 若是袁绍遇到今日这情况,估计什么决定都下不了。 但刘备不一样,刘备会去权衡利弊,同样也会坚持自己的主见。 因此,在刘备下达这个决定后,这青州文武没有再提出反对意见的。 刘琰扫了一圈,出列道:“使君,修筑广固城,下官当仁不让!” 刘备暗暗点头。 刘琰是宗室,而且不似刘惠、张昭等人在青州有大量的政务要处理。 “威硕,这次修筑广固城跟以往不一样,务必要谨记:切勿让黎庶百姓受苦。” “我等建城,是为了扬我汉室的仁德和权威,而不是学暴秦激起民怨。” 刘备仔细叮嘱。 刘琰亦是面容严肃:“使君放心,下官必定不负所托!” 张飞怔怔的看着风向一边倒的文武,喃喃低语:“这就同意了?刚才不是还一个个强烈反对的吗?” “你们的耳根也太软了,就不能多坚持一阵吗?” “俺还想听.” 冷不丁的,郑平的声音出现在张飞耳边:“翼德,你还想听什么?” 就差80月票了,读者大佬们助我抽次奖啊! 跪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