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 (第1/3页)
第253章大赏特赏,刘备得青徐扬 张邈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改日再议,只是给双方一个台阶,避免一个尚书令、一个汉寿亭侯当众吵起来,刘协面上不好看。 结果,关羽直接揪住“改日再议”四个字,将张邈和陈宫定义成擅权之臣,欲效仿董卓、王允、李傕? 连卢植都抬出来了? “汉寿亭侯,你言过了!”张邈铁青着脸:“我等诛杀叛贼李傕、郭汜后,陛下就已经亲政,岂会如董卓、李傕一般擅权?” 关羽冷目而对:“陛下既然已经亲政,尔等屡屡阻挠又是什么道理?” 张邈死咬牙关:“难道身为臣子,就不能劝谏陛下吗?” “劝谏?”关羽丹凤眼怒睁:“陛下赏赐有功之臣,尔等却三番两次的阻挠,你将之称呼为劝谏?” 张邈顿时语塞。 刘协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本来是迎接功臣的大喜事,却忽然变成了剑拔弩张的局面。 “张司徒,退下吧。”刘协呵斥一声,看向张邈的眼神多了不满。 张邈吃了一惊,知道今日的言行已经引起了刘协的猜忌,连忙低头请罪:“陛下,臣知罪。” 看向关羽,刘协的语气微微缓和:“汉寿亭侯,暂消怒气吧。朕这次没有被挟持,军政诸事,皆会由朕过目。” “温侯、司徒和尚书令,也不是擅权之臣。” “朕也不是昏聩之君,自然会赏罚分明,不会因此而寒了忠臣义士之心的。” “刘繇兵败辱君,虽然侥幸逃得一命,但已经不适合再当扬州刺史;太史慈智勇双全,能驱兵讨贼,能选贤治政,可替朕牧守扬州。” “诏令稍后就会下达,忠臣义士知晓朕之心意,定会勠力同讨涿城伪帝。” 刘协这话得相当有水平,既安抚了吕布、张邈和陈宫,也安抚了关羽。 关羽连忙行礼请罪:“陛下,是臣方才鲁莽了。臣委实不愿再看到朝中有jianian人权臣作祟,以至于让陛下寒了忠臣义士之心。” 张邈和陈宫暗暗对视一眼,内心的忌惮更深了。 “关羽一介武夫,竟也有如此心计?” “必然是来长安城之前,就已经提前预演过这种情况,才会有如此反应。” “那袁术给关羽请赏,肯定也是提前商量好的。” “该死!中这匹夫之计了。” 张邈和陈宫终究还是有私心的。 若无私心,全力助刘协拉拢刘备关羽等人,以刘备的个性,必然会甘心当一个大汉相父。 可惜。 张邈和陈宫只是比董卓、李傕在方式上要多一些技巧,将挟子改成奉子,论其本质跟董卓、李傕没什么区别。 张邈和陈宫,依旧是想要执掌朝中权柄。 辅政大臣,只能是张邈和陈宫,而不能是刘备! 没了张邈和陈宫的反对,刘协当殿拟了圣旨,让黄门侍郎宣读了对关羽和太史慈的任命,其余有功将士,也得到了相应的册封。 而朝中除吕布、张邈和陈宫外的公卿,也没反驳。 一部分是不愿意掺和此事,一部分则是存心想看张邈陈宫的笑话。 这朝中公卿,可不是铁板一块! 至于袁术,刘协先是论了袁术的罪,随后又论了袁术的功,功过相抵后,袁术被罚在长安城禁足三年。 三年后,若表现良好,可以返回汝南继承汝南袁氏的侯位。 袁术对此也没反对。 三年而已,忍忍就过去了。 待三年后返回汝南,依旧能东山再起。 “别以为本公会就此甘于平凡,本公以一人之命,保麾下文武之命。” “他日再回汝南,振臂一呼就可召来旧部。” “区区子,又如何能奈何得了本公?” “郑显谋,如今你跟刘备已经立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朝中的公卿,可不会真的将你们视为功臣。” “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皆是此理。” “他日你心灰意冷之时,便是本公鱼跃龙门之日。” 许县。 张超来寻曹cao,具言张邈之意。 “孟卓要我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