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_第274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4章 擘画大势,郑平最终目的 (第1/2页)

    刘备这话的时候,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

    刘协亲自让宗正刘艾来宣旨,要刘备去迎接子迁都青州!

    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若不是青州六营目前只有白毦兵能调动,刘备都想直接驱兵去长安了。

    迎子入青州,完成卢植未竞的大业,然后奉子之令北伐伪帝,刘备就可以直升大将军亦或者大司徒,位极人臣!

    刘备不动心是不可能的。

    虽郑平有拥立刘备称帝的心思,但自初平元年到现在,郑平从未表现出任何一丝让刘备称帝的想法。

    而刘备也从未有将刘协取而代之的想法。

    刘备想的,跟大部分的汉臣想的差不多,都是建功立业、匡扶汉室,荡灭群贼后要么当一个大将军要么当一个大司徒。

    郑平的反应并不强烈,只是徐徐开口问道:“使君可曾询问过公达?”

    刘备点头。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要跟荀攸商议的。

    “公达劝我迎奉子,如此则可名正言顺的号令青兖豫许荆扬六州之兵,北伐伪朝。”

    “然而,公达也同样指出了迎奉子的弊害。”

    “子若是到了青州,吕布、张邈、陈宫以及先帝旧臣如何安置,是一个需要细思的问题。”

    “一旦处理不善,就会君臣失和,影响青州的北伐大计。”

    刘备不由轻叹。

    荀攸虽然劝迎子,但却理性的分析了迎奉子入青州的利弊,将决定权又交给了刘备。

    迎子虽然可以奉子以令不臣、召六州之兵北伐;但同样会面临董卓、王允、李傕、张邈在这之前面对的难题。

    如何平衡这朝中势力!

    刘备若是大力举荐青州的贤才入朝为官,被罢黜贬官的旧臣就会弹劾刘备擅权欺主、党同伐异。

    刘备若是不举荐青州的贤才入朝为官,这朝政诸事又会被一群喜欢权斗的庸官懒官把持。

    尤其是自刘艾口中得知,侍御史侯汶贪墨赈灾粮米一事后,刘备对此就更头疼了。

    青州这些年,政清人和,贪官污吏庸官懒官极少。

    即便偶尔遇到了,都会被严惩。

    刘备曾经当县尉的时候就敢鞭笞督邮,对于贪官污吏庸官懒官是极为痛恨的。

    也正因为刘备的强硬态度,青州各郡的官吏才会收敛内心的欲望。

    可若朝中公卿带头贪污乱纪,这地方官吏必然会跟朝中公卿勾结,这青州几年的努力,就会因为那群公卿的到来而被毁坏。

    对此,刘备又十分的纠结。

    一面是迎奉子、奉子令北伐伪帝,成就不世之功。

    一面又担心子和公卿百官来了青州后,政治变得腐败。

    “公达兄果然没令我失望。”郑平暗暗松了一口气。

    刘备那迎子的热情,让郑平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万一刘备头脑一热,执意要迎奉子入青州,郑平就会平添许多的麻烦。

    荀攸理性的给刘备分析了迎奉子的利弊,让刘备这些有了深思,那就不会有不听劝谏执意迎奉子的情况出现了。

    迎奉子入青州?

    郑平傻了才会干这样的蠢事。

    倘若只有刘协入青州,以刘备的魅力没准还能调教出来一个盛世明君,刘备当个大司徒也是个比较好的结局。

    然而,刘协入青州,那群跟随刘协颠沛流离的公卿百官必然也会跟着来青州。

    这群公卿对外不行,对内那叫一个比一个厉害。

    在董卓和李傕相继擅权下还能活下来的公卿,没点儿权谋本事早成了一抔黄土了。

    倘若下一统,郑平或许还有兴趣跟这些公卿玩玩权谋。

    但现如今,袁绍和伪朝未灭,跟一群醉心于权谋的子旧臣玩内斗,除非郑平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

    “子既然下达了诏令,使君身为汉臣,自然要奉令的。”

    “这子,使君不仅要迎,还要让子感受到使君迎奉的真心。”

    郑平徐徐给出了意见。

    刘备眼前一亮:“显谋也赞成迎奉子吗?那迎奉子后,子旧臣又该如何安置?”

    郑平轻笑:“使君,我只是要迎奉子,没子就一定会来青州啊?”

    刘备愣住:“显谋这话何意?既然迎奉子,子怎么就不会来青州?”

    羽扇轻摇,郑平目光灼灼而睿智:“使君,你担心子来青州后,子旧臣难以妥善安置。”

    “可这子旧臣同样担心他们来了青州后,就会失去现有的官位和权力。”

    “如今关中大旱,迁都又势在必行,既然不能阻止迁都,那他们就一定会阻止子迁都青州。”

    “以吕布、张邈、陈宫为首的,会劝子迁都陈留,如此一来,张邈才能真正的执掌朝政。”

    “朝中跟曹cao结善的,又会劝子迁都颍川,曹cao本就有迎奉子的心思,必然会跟朝中这群人达成利益同盟。”

    “而剩下的公卿,既不愿意屈从张邈,也不愿意屈从曹cao,他们就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地方,那便是旧都洛阳!”

    刘备心底的兴奋渐渐变冷:“朝中局势如此复杂,岂不是这子迁都青州成了无稽之谈了?”

    兴奋了好些,最后发现子最不可能迁都的地方就是青州,刘备这内心多多少少是有些难受的。

    陈留、颍川和洛阳都有可能,唯独青州最无可能。

    这也太欺负人了!

    刘备忽然很不爽:“既然子来不了青州,为何让刘宗正来青州宣旨?”

    郑平将刘备的反应尽收眼底,微微敛容:“虽吕布、张邈、陈宫,比起董卓、王允、李傕,给了子更多的亲政机会。”

    “然而子在朝中本就根基浅薄,没有多少公卿是真正设身处地的替子着想。”

    “子想要迁都青州,不仅仅是对使君的信任,亦是想要当一个中兴之君、北伐伪朝。”

    “可惜了,子虽然有中兴之君的夙愿,却无武帝的权略,斗不过朝中那群野心之臣的。”

    “子信任使君,使君自然要投桃报李,不能因为子来不了青州就不去迎奉子了。”

    “待子抵达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