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独门秘籍 (第1/3页)
热爱,这大概是在那个精力过盛的最美年华中,除了一成不变的煲书,唯一不变的永恒话题了。 亦如是擦着鼻涕讨论到底火影里哪一代的火之意志最为炽热,哪一个天才少年的陨落最是唏嘘;亦如是一脸稚气的对着天空呐喊要守护世界的和平,为了伙伴要肝脑涂地的勇气;亦如是在看到樱木摔断了脊背还在苦苦哀求安西教练准许他上场比赛,那句:我最光荣的时刻就是现在。依旧让杨帆在多年后的球场上肆意挥洒之时,总是能带着别样的情感投进每一个高难度进球。 大学时期,因为球风华丽孤傲,被场边围观的好事者称为“工院流川枫”的杨帆,一直支撑他在数个格外寂静的空旷球场上反复练习跳投的,其实也是出自那部动漫的一句话。 我想打篮球。 这就是热爱。 不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去修饰,也不用频繁的说起那些艰难的岁月来让他人加深印象。 只要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够了。 原本从二十八岁的那次跌倒开始,再到那道绛紫色光束来临的月圆之夜,甚至到重新遇到那帮往日的好友,杨帆都不曾再想过重新拾起那份热爱。 但真的不是因为不爱了。 是真的怕了。 打球你能成为职业选手吗? 你能靠这个吃饭吗? 都多少岁了,不想着努力赚钱,天天就知道打篮球,你会有大出息吗? 你看人家比你还小几岁,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你看人家以前和你还是同班同学,现在在大城市做生意都换奔驰了! 你看人家就比你大不了几岁,都已经住上别墅了! 杨帆不知道在多少个失眠的夜里,数次惊醒,耳边围绕着的是父母怒其不争的殷殷教诲,额头满是粘稠汗液,只得重新躺下,强行伴着梦魇入眠。不然还能怎么办呢,明天还要上班。那会总是觉得头顶的天花板从未如此渗人,白到惨烈,白到撕心裂肺,让越是默念睡觉的杨帆只得苦苦支撑看着那片一成不变的石灰在那里讥讽他的可笑。 年少的时候,读书的时候,他尚且可以一言不合就摔门而出,那又怎样? 可是都二十八了,还能吗? 社会的打磨好似人间炼狱般的,处处都想着法子扭着他的性子,把他往日的骄傲自负狠狠揉捏,然后甩在地上,还要踩上几脚,啐上一口才肯罢休。 有时候,他真的不知道,何时要持之以恒,何时又叫做执迷不悟。 直到老狼的到来,说了那些话,又让他重新陷入这样的困局。 如何才是最勇者,千人千面,万个哈姆雷特,杨帆觉得是没受过伤的人最勇,无知无畏,无欲则刚。 而他现在显然不是这种人。 夏日夜晚的校园,其实一直给杨帆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走在校园里便能闻到青草混着泥土的气味,不香,但是很好闻。 夏天是和那群犊子隔着围墙在小贩那里买篮球画报的热血,还是可以穿guan希拖鞋的凉爽惬意,又或是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晚自习和女同学聊八卦新闻。 又或者都是。 十三中的篮球氛围,其实在很多年间都没法和十五中相提并论。并不是没有硬件设施,也不是学校不鼓励劳逸结合,只是一直都没出现过一个代表性的人物。直到杨帆的出现,大一刚进校队,便在大赛的时候顶替伤退的高三队长,并在那场比赛中独得35分,硬生生的把母校送进了半决赛。只是犹如流星般横空出世的那个8号马上就受到了各只队伍的针对,宁愿在比赛中放空其他球员,两人围堵也不愿给他出手的机会。那时候的杨帆不是不愿意传球,真的是只要把球传出去就相当于接受这个进攻回合的铩羽而归,那帮学长能给予杨帆的帮助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等到高二那年,好不容易等到老狼的崛起,全校都等着他们两个双子星能在市联赛中捧起桂冠,却不巧杨帆又得了重感冒,出不了声,喘口气就像是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教练杨宏胜都已经快要认命了,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执教生涯能等到杨帆这种好苗子却还不能一举问鼎,属实有点心灰意冷的意思。 原本杨帆在进入高三的时候,已经不想在掺和校队的事情了,舞台要留给年轻人,连续两年的失利多少让他有点丧气,所以自高二那次比赛之后的下午,杨帆和老狼便躺在健身房的瑜伽垫上整整聊了一个下午对于校队的前景的预想。最后决定由杨帆言传身教出一个徒弟,代替他们去完成那个未能完成的梦想。 可是不知道是师傅的光芒太过耀眼还是因为什么原因,那个外号叫小科比的赵凯南一到大赛就拉跨,对上对面的压迫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