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割麦插禾 (第2/2页)
田租。” 赵里正只跟办理户籍等事的衙役官吏说了蓝怡是梅县米大人的妻妹,又塞了些铜钱过去。事情也顺顺当当地办了。 “麻烦您费心了。” 花氏此时接过话茬“林山家的,这十亩地的租子可是不少呢,你仔细合计合计。养两个孩子吃喝用度可不少。” 蓝怡点头“叔婶,我会的。若手里有了银钱,定马来找为阳叔,请您帮我留意着哪家要卖等的田地。”换句话说,姐也想享受着好政策,但是手里没银子啊等有了银子再说吧。蓝怡的家底是不能动的,她得留着以防万一,买田花费太大,还是等安稳下来再说。 哄睡了两个孩子,将厨房的小桌搬到院内的槐树下蓝怡点燃晒干的艾草驱赶蚊子,蓝怡仔细回想翻车这东西的构造。 宅院内新栽的葡萄藤、叽叽喳喳叫着寻食的小鸡、整齐的菜园、闭目安睡的山羊、茂密的大槐树、一声声悠远的蝉唱,趴在桌埋头苦想的小人儿,若忽略她手里拿着的碳条,一切该是和谐而自然的。 “花溪水流速慢,落差小,翻车不能靠水利,得靠人力和畜力推动。”蓝怡转动着手里的碳笔,习惯性地用笔轻碰额头。碳笔是用布头裹了碳条制成,碳条是她烧火做饭时特意烧制的,毛笔更方便她写写画画。 翻车也叫踏车、水车。以木板为槽,尾部浸入水流,有一小轮轴,另一端有一大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的连续带状板叶刮水而,利用链轮传动原理,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带动木链周而复始地翻转,装在木链的刮板或竹筒能顺着水槽把河水提升到岸,不断灌水到地势较高的田地。蓝怡以前在书见到过这种翻车的结构图,又在乡下见过实物,她有些素描功底,画起来难度不大。
“人力的话,脚踏和手摇两种,我只见过脚踏的。畜力的话牛转翻车”蓝怡用左手支额,长眉轻结,右手食指在桌轻叩着,“脚踏和牛转翻车两种吧,估计最终选择脚踏翻车的可能性更大。” 画好之后,蓝怡洗去手和额头的黑色碳痕,待两个孩子睡醒后,她带着孩子到麦场找王二叔,王二叔这两日在麦场照看正在暴晒脱水的麦子。这翻车的事情她不打算再直接去找赵里正,交由二叔来做更为合适。 蓝怡说明来意,将图纸给二叔看,解释翻车的好处和用法。二叔家有十亩的山地,这翻车若是能用起来,自然能增不少产量。 “二叔,您看,咱们这里有放水的水渠,到时候想浇溉坡地,把水渠打开架翻车,人踩着或是牛拉着能水,这水用水槽引着流到地里,浇地省不少力气。” “老大家的,这啥,这翻车要是能弄出来,可是个好东西啊。不只用来引水浇高出的坡地,雨水大了,咱们这水田里的水也能用翻车排出去。”王二叔两眼放光,作为老庄稼把式,他更晓得翻车的好处。这翻车要是能用,不只坡地和水田能旱涝保收,甚至可以多开出几块荒地,荒地开出来前五年不用交租,只要辛苦些还是能有收成的。 “老大家的,这翻车是你记起来的”蓝怡磕到脑子失忆,现在能画出这样的东西来,是不是她想起来了 蓝怡摇头说“二叔,这翻车是回来的路在书里看到的。以前的事情还是模模糊糊地记不起来。” “不防事,不防事。书还真是有不少好东西,用树叶肥地、架翻车浇水,这等事情都记着,这是好书啊。”前段日子她在山地里撒肥土的法子,王二叔自然看出了妙处,也让两个儿子担了不少洒在自己地里。 “恩。二叔,我在这看麦子,您拿着图纸去找为阳叔商量看看能用不”蓝怡将话题引回来,若是王二叔问起来是拿本书看的,她还真是不好回答,齐民要术这本书只听过却未读过,哪里晓得它记载了些什么内容。 “成。这坡地正到了要浇水的时候,能快点弄出来省不少事情。”王二叔点头。 “二叔,这图纸若是能用。还请您跟为阳叔不要说是我画出来的。”蓝怡叮嘱道,她画出这翻车本是好意,不希望因此惹事。 “老大家的,这是积福的好事,算说是你画的也没啥。”王二叔觉得这是好事,说出来也能让人高看蓝怡几分。 “二叔,这翻车本来有,我只是把书的画出来,也没啥功劳,还是不说得好。”蓝怡坚持道。 “好,我跟你为阳叔提提。”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