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山顶庙宇,一个姓卫的故人(五千字求订阅) (第3/3页)
影走出来,脚步轻快地奔入这间房屋,开始清除痕迹。
然后背上一个小包袱,腾身离开此处,跃上屋脊,辨认了下方向,朝着与禅院相反的方向遁逃,化为青烟,消失在了森林中。 而他逃走时,锁定的方向,赫然是古钱塘城旧址,如今的“钱塘县”城! 轰—— 画面破碎,季平安结束占星,从术法状态脱离。 “怎么样?”俞渔盯着他,焦急地问。 夜红翎与一弘法师也看过来。 季平安想了想,说道: “若无意外,应该是逃往钱塘县了。” 云林禅院就在钱塘县郊,往后走不远就是,县中人口稠密,无疑是个隐藏自身的好地方。 钱塘县……夜红翎闻言,恨不得立即下山,前往捉拿。 一弘法师却叹息道: “滴水融入大海,如何找寻?此事恐怕难了。” 俞渔撇嘴,与秃驴唱反调: “不去做怎么知道找不到?而且,你们佛门难道想置身事外?此事你们要承担重大责任,知道不?” 一弘法师无言以对。 季平安没理会争吵,径直走向了房屋角落的一个陶盆中。 其中,赫然是一片烧成灰的纸张,这都是昨晚,那个“yin僧”用烛火烧灼,清扫掉的“痕迹”。 “一个独居藏在这深山中的人,为什么会有文字需要消除?是因为其上记载了会暴露自己的内容?”季平安思忖着。 “怎么了?”夜红翎走过来询问。 等得知情况,神色也认真了起来,皱眉道: “不过已经烧成这样了,几乎没法还原了。咦,这怎么还有木炭的痕迹?” 女武夫蹲下,伸出骨节匀称的手,从一堆灰烬中捡起了几根没有烧的彻底碳化的似竹似木的部分: “有些像是某种框架。” 俞渔走过来,低头瞅了瞅,眉头皱起,似乎也觉得棘手。 道门术法中虽然有术法,可以将已经烧毁的东西还原,但其层次很高,一般坐井道人都不会,她也尚未掌握。 不过盯着看了一阵,少女小鼻子皱了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干脆抬起葱白手指在双眼上一抹。 刷—— 少女双瞳闪烁金光,开启道门天眼。 旋即,她轻易了一声,说道:“有东西残留。” 然后,在众人注视下,她抬起小手朝着灰烬抓了一把,顿时,陶盆中的灰烬中突兀闪烁红光,仿佛被吹燃的炭火。 继而,一只半透明的,行将崩溃的“灯笼”虚影被她揪了出来。 是的,灯笼! 一只造型古典的方形红纸灯笼! “这是什么?”夜红翎作为粗鄙的武夫,没见过这个。 “是灵。”一弘法师开口,褐色眼眸中带着睿智的光芒: “一些富有灵性的物品被毁灭后,会在一定时间内,残留有物品的灵……与法器的器灵几乎天壤之别,是一种更自然的灵性,近似于传说中的山川地脉之灵,或孤魂野鬼之类。” 说着,老僧意味深长地看了俞渔一眼:“没想到,还是位道门的天才。” 俞渔被点破马甲,板着小脸不说话。 夜红翎打圆场道: “所以,不久前,凶手烧掉了一只富有灵性的灯笼?这又是为什么?还有,这灯笼又如何诞生的?” 她对此一头雾水。 习惯性看向季平安,然后怔住了,只见年轻的星官不知何时蹲了下来,正静静地凝视着空中缓缓旋转的红灯笼,目光专注。 仿佛从灯笼的红纸上看到了什么东西。 而伴随他的注视,那灯笼虚影的某一面,果真浮现出了一张极为模糊,几乎无法分辨的“人脸”的轮廓。 可惜下一秒,这仅存的“灵”便再也维持不住,轰然崩碎,化为一缕青烟消失不见了。 夜红翎吃了一惊,看向俞渔:“怎么没了?” 俞渔嘟嘴道: “这本就消散的差不多了,我强行让它具现片刻,已经很了不起了。” 一弘法师却看向了季平安: “司辰莫非看出了什么?” 季平安沉默了下,捏了捏眉心,然后抬起头笑了笑: “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眼熟。” 恩,他没说的是,他想起了一位故人。 也知道了这只灯笼主人的身份……只是,那位故人为何与那僧人搅合在一起?难道说,她也在钱塘县城之中? 季平安脑海中思绪纷乱,有些走神了。 直到被俞渔叫醒,他才回过神,听到圣女咋咋呼呼: “到底什么眼熟,眼熟哪里,你认识这东西?难道从书里看过?” 季平安“恩”了一声,借坡下驴: “是从书里看到过的。” 旋即,他迎着众人的视线,缓缓说出一个名字: “你们听过……卫夫人吗?” …… …… 钱塘县城。 清晨,初秋的阳光将整座古城照亮。 某条街巷中,一个披着斗篷,背着包袱的身影匆匆行走,最终来到了一座宅邸门口,踩着台阶,啪啪叩门。 不多时,大门被拉开一条缝,一名管家模样的人冷眼看过来: “找谁?” 斗篷人笑道:“小僧求见卫夫人。” …… 错字先更后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