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道书_第十五章 救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救国 (第1/2页)

    “这位是?”

    “宋国汴梁士子赵避,赵退之。”

    “这可不像啊。”

    宋仲书当然知道,吴道舒所言的不像指的是什么。

    “也许正是因为其师长知道这位赵兄是这么个性子,这才取字退之以作劝诫。”

    李鱼在一旁调侃道。

    “人后莫论他人短长。”

    宋仲书这才接着说道,

    “宋国弱小,小国寡民,兼之其国主得国不正,性情多疑,是故重文抑武,以文臣驭武将,致使军队战力孱弱。

    其位置又位于兵锋正盛的梁魏两国之间,腹背受敌,百姓常年遭受刀兵之苦。

    但其开国之君曾言‘与士卿共天下’,是故颇受读书人欢迎。

    宋国士子,常自称君子之国也。”

    这宋国,与上一世的宋代何其相似!

    不由得让吴道舒有些恍惚。

    但却并不能让其与台上慷慨激昂的赵避、赵退之有所共鸣。

    盖因他对那个宋代实在是缺乏好感。

    因宋太祖的一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古今文人对赵宋多有偏爱,吹宋,是文人的政治正确。

    也许宋朝经济、文化鼎盛,位列诸朝代之极。

    但那也只是士绅阶级的鼎盛罢了,与平头百姓无关。

    辽国势大,赵宋不思厉兵秣马,反倒是三易回河,以大局为由,不管百姓死活,以求苟延残喘,致使汉王景治河以来安稳的黄河频繁改道祸害千年!

    有宋一朝,国祚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爆发了四百余次农民起义!

    宋朝的歌舞升平,是士大夫的歌舞升平!

    宋朝的文采风流,是士大夫的文采风流!

    这里面并没有百姓的一席之地。

    吴道舒实难对这么个朝代抱有好感。

    由彼及此,这个宋国想必也不遑多让。

    “而且宋国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梁魏两国最近动作频繁,隐有携手瓜分之意,所以……”

    所以这些宋国士子这是在为自己的国家求取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宋仲书虽未言明,但吴道舒已解其意。

    吴道舒摇了摇头,将自己国家的生死存亡寄托在外人身上,何其可笑,又何其可悲。

    那边那位赵兄的演讲也已经到了最后,前面再多的铺垫,也只不过是个引子,这最后的才是关键:

    “梁魏皆视我宋国为嘴边肥rou,对我宋国虎视眈眈。

    我宋国何辜?我宋国百姓何辜?

    难道只因我宋国势弱?

    那既如此,公理何在?!”

    “公理在士大夫的嘴里,兵士的刀里,百姓的血里。”

    赵避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粗布麻衣之人,正站在人群中看向自己。

    初看此人,便觉惊艳。

    其目幽深,如若一汪寒潭;其眉锋利,好似剑飞入鬓;其鼻高挺,犹如山峰高耸;肤色苍白,宛若极北冰原;其唇微紫,恰似紫晶曜日。

    其人气质冷寂,如雪山之上千载不化之玄冰。

    但,其冷内敛,观之如玉,却犹胜三分剔透。

    长身玉立,虽是粗衣麻履,无有配饰,亦难掩其风姿。

    令人心折不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