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赵正的黄金 (第2/2页)
> “买了多少?” “乱不乱的都摆到台面上了...”赵正干脆把空间里黄金拿出来给大家看。 喏! “这么点?” “黄金很重的!” “我主要是考虑如果出事,带着黄金比较方便。”赵正一人丢过去一块。 霍华德用翅膀接,掂了两下置疑:“这么重没有钱方便吧?” 赵正摇头:“你这就不懂了,黄金作用很大,你们看它比较软,容易塑形,不会氧化,如果我们流落荒岛,我可以用它们做工具,打把刀子,弄个斧头,弄个锄头,不比合金钢好用?” 大家哈哈笑:“是不是再来个锅?” “锅当然是必须的,还可以做各种造型的盛具,刀叉,锅铲,只要不嫌重,...就这吧!” 离之前那个坑离着一公里的地方,一边挖坑一边又开始哲学讨论了。 反正工作实在是太容易了。 大家还在点赞,没想到老大的想法是那么别致,居然提前弄黄金储备,说起来秦始皇好像还铸过十二个大金人吧? “那个可能不是纯金,也许就是吉金,青铜。”
居然还有人不知道青铜可以是金色的! 田原惶惶于自己的无知,谁让他不像汤姆,一开始就是赵高的猫呢,他养在农家哪见得着青铜器。 “其实现在的铁也不便宜,青铜也不全是金色的,看材料比例...我小时候也以为青铜就是青色长满铜锈,搞得一直以为这时代的贵族审美多朴实,其实根本不是!” 赵正个人看法是,因为局限性,人类所有的知识,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正确,就像之前那孔子解读大骨头的来历。 潘达同意,孔子编得再有说服力,也就是小范围而已,就像后世很多专家一样。 更严重点,还加上了主观的扭曲,企图把一切都转成观点输出。 啊呀,大家都对孔子不怎么感冒呢! 这货黑历史一大堆。 还好现在还没什么人把他当回事。 赵正就说,从文明、生产力这两个大概念来看,孔子确实没什么了不起,他那套学术价值也一般,甚至都比不上个好工匠。 可惜的是社会结构就注定了一切都在为贵族阶层服务。 这时代多数掌握了知识的人只做两件事,一个就是想办法往上爬,另一个就是维护自己的地位。 只有极少数的人在钻研世界本质。 “老子?” “老子也不算,其实老子也是在维护统治,但他是走应和天道那条路,他的学说,其实也是在说天道是什么样的,人道应该如何,其实和算卦差不多。” “毕竟,人生来就带着一堆问题,越有知识,就越感觉矛盾,因为有太多事情解释不通,那种卑微感其实一直都存在。” 赵正的话让大家很有共鸣,现在不就是吗? 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谁在cao控这一切? 这世界看起来是如此真实,原来世界也真实,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时空之间真的是在循环? 我们的生命什么时候走到尽头? 尽头之后又是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