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谋士读过福尔摩斯的演绎法_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Ⅷ (第1/2页)

    于公瑾的诏书上到朝廷,朝堂之上一片欣喜,众人皆呼万岁,击退贼寇,自然是值得庆祝,可坐在‘踵匣液滴银锰宝座’上的那个姑且能被称作皇帝的少年,却开心不起来。

    正如之前所说,皇帝少年登基,朝堂事务皆由丞相张三浦、大司马赵无忌、国丈杨荤和皇室宗亲李若智四位托孤大臣把持。

    一开始大臣与皇亲国戚相互制衡,朝中还算安稳,可是李若智突然因病去世,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司徒杨荤为求自保,上书告老还乡,权利毫无波澜的落到两位大臣手中。

    没过多久,赵无忌便将张三浦驱逐于朝堂之外,进而大权独揽、权倾朝野,之后更是猖獗到自封为‘国父’,有位登九五之势。

    就在此时,强敌入侵,他这才不得已,放缓了夺权的脚步,如今外寇已除,自己的皇位再次变得岌岌可危。

    为此,他开始着手准备,这次对于他来说是个机会,由于战事接连失利,李淳平名正言顺地罢免了一些赵无忌党羽,可放眼朝堂,朽木为官,禽兽食禄,逢迎谄媚之辈林立,见利忘义之人蚁附,和这些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振兴大雪呢?此次大捷,让他看到了未来社稷的肱骨,复兴大雪的希望。

    李淳平不问百官意见,急切的说道:“于将军乃社稷的栋梁,国家的柱石,有其父于文则之风。朴秀等民间志士,在国家危难之际舍生忘死,挺身而出,抗击敌寇,收复故土,对于这种行为应当大加赞赏,让其他大雪子民争相效仿。朕封镇东将军于公瑾为太傅、卫将军、上南侯领徐州牧;远野校尉袁野为征南将军领徐州副使;封朴秀为卫尉、镇南将军领扬州牧;雄凤山为安南将军、扬州副使;刘洪斌为左中郎将、河南守,郭阿力为右中郎将、河内守。”

    此诏一出,百官哗然,赵无忌之婿、大司农乌仁吉,急忙上前进言:“于将军自食帝以来,便为大雪效力,虽偶有折戟,但仍是国之基石,此次大捷,他更是功不可没;袁校尉也早随于将军东征西讨,立下战功赫赫,此二人封赏并无异议。只是朴秀这等人,皆为白身,家世尚且不清,就因为跟随于将军,蹭了些功劳,就位列九卿,掌管一州之地,是否有些不妥。”

    皇帝有些不悦:“这些都是于将军表奏的,你整日身居豪宅之内,妻妾环绕,莫非比亲临阵线的将军,更懂得功劳?”

    “臣自是不知前线虚实,只是于将军为人谦逊,喜欢把自己的功劳加在别人头上,让部下加官进爵,他说的话,多少夹杂着水分,不可全信。再者,他们以前也无军功,只因一场胜利便位极人臣,这难免不让其他浴血奋战的将军感到心寒啊!”

    “就是啊。”此话一出,百官纷纷赞同。

    皇帝勃然大怒:“正是因为那些将军的浴血奋战,朕连丢十几座城池,致使江南居民沦为奴隶,再让他们奋战一会儿,怕是连朕都要成为阶下囚了,他们哪来的脸感到心寒!朕这么做,就是让那些蒙蔽在先辈余烈之下、将国民置身事外的人感到羞愧,倘若他们还知道什么是羞耻的话!”

    此言一出,慷慨激昂、荡气回肠,宛若雪皇德川在世,堂下百官无不叹服,皆呼:

    “请皇上三思!”

    皇帝虽然心智成熟,但仍是一个孩子,见百官执意与自己作对,又气又急,没处发作,只能像听见西游记被戏说的吴承恩一样,眼泪在肚子里打转。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上前解了围。

    “乌司农此言差矣,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昔日雪祖不过一美食家,因其经天纬地之才,保境安民之功,顺承天意,荣登大宝。今朴秀等人,在国家危难之际,解下北之围、智取新城、射杀司马王牛睿,导致贼众群龙无首,四散溃去,进而顺利收复故土,救民于水火,这些功劳封侯拜相亦不为过,担任一州之主,又有何不可?怎能因为出身贫寒就去其功绩,要我说这才是寒了将士的心。

    先不论于将军夸大战功这种不实之言,即便有之,现扬州诸郡尽归故土,不可置否,又能大到哪去呢?

    况且,现在强敌环伺,北有日暮里虎踞雄关,西面楼兰古国对我大雪垂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