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抉择 (第2/2页)
儒引路,又有文渊先生时常答疑解惑,从一开始,便是南派儒家之人了,且无论从前亦或者今后,学生也只会是南派儒家之人。” 他声音平淡,没有任何情绪上的起伏,但这一句话,却说的极为认真,没有任何迟疑。 显然已经完全表明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先不说古云大儒与文渊先生的教导。 单单是之前,他在执法堂大闹,古云大儒全力支持的恩情,自己就不可能做别的选择。 再则,既然从一开始便得南派儒家教导,宋知书也认为应该就是这一学派之人。 不可能因为其他人给出相对丰厚的条件,就转投其他学派。 更为重要的是。 南派儒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与自己契合。 “好。” 曾庸闻言,点头抚须,脸上更有着无比欣慰之色,不由望向身边的两位学派领袖:“二位,宋小友的话,你们可听清楚了?” “自然。” 郑公文开口,似乎并未受到宋知书话的影响。 反而再一次向前一步,直接道:“若什么时候宋小友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直接来找老夫,老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完后面带笑意,继而转身带着人直接离开。 既然宋知书已经做出了决定,那继续留下来也没什么意义。 虽说对方留在南派,但并不代表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他依旧想要和对方打好关系。 “郑先生慢走。” 作为晚辈,宋知书自然要开口,这是读书人的休养。 “宋小友。” 岑行远也稍作沉思,继而道:“耽误了些许时间,这云州书院你也买来的急看,若可以的话,也可随时来。”
本来他是打算让宋知书入了云州书院,感受到宗圣一脉的底蕴后,再开口拉拢的。 只是这一切都被王派的人给打断了,现在也不可能让对方继续入云州书院。 干脆等之后再说。 而岑行远的想法,其实也和郑公文差不多。 “多谢岑先生。”宋知书点了点头,也明白对方的意思。 “宋小友,我们也走吧。” 曾庸则没有废话,准备带着宋知书前往南派儒家驻地。 有关于此次龙源大会的事情,还有许多要交代的呢。 “宋先生伱走吧,我在云州也有几位好友,准备寻他们一叙,不必担心我。”陈景云也适时开口,他知道自己跟去也没什么,但这样太唐突了。 “好。” 对此,宋知书没有多说什么。 随即,在曾庸和宁平大儒等人的带领下离开。 南派儒家的驻地,位于云州城南,距离云州书院很远,不过有大儒出手,这点路自然算不上什么。 不多久,宋知书就看到了不远处有一片巨大的建筑群,并不高大,也不盛气凌人,有些类似于云州书院,其内有一缕缕儒家正气涌动,但并不浓烈。 “宋小友。” 这时候,还未等众人进入,曾庸突然开口。 “曾先生有何吩咐。”闻言,宋知书当即躬身拱手,知道对方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交代。 果然,在稍作沉默之后,曾庸便直接出声:“宗派和王派,都是儒家学派,势头也最盛,不过有一点老夫要提醒小友你,就是这两大学派,近段时间来,皆与慕长歌走的很近。” “当然,老夫并不是想说什么,而是我知小友与慕长歌之间的一些事情。” “至于最后是否要与这两派交好,宋小友可自行决定。” 此话一出。 宋知书沉默下来了。 他知道圣人坐化之后,各大宗门都在想办法获得儒家的支持。 正如南派儒家与太昊剑宗一样,目的是培养出一些道儒双修的弟子,来应对以后的危机。 只是宋知书确实没有想到,这两大学派,居然会单独和慕长歌走近,是为了什么呢? “好了,宋小友,你刚来云州,想必也累了,老夫会为你准备一间房,先去休息休息,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谈。”曾庸脸上浮现出笑意看着宋知书,语气温和。 不管怎样,之前对方的态度,他的确很满意。 “是。” 宋知书点头哦。 随即,一名年轻读书人走了过来,将宋知书请入南派儒家驻地。 “曾师,宋小友心志坚定,当初因为理念不合,即便面对太昊掌教的邀请,依旧选择离开,他做留在我南派儒家的决定,我并不意外。” 看着宋知书的背影,宁平大儒亦满是笑容。 “是啊,能无视王派与宗派给出的条件,留在并无好处的南派儒家,宋小友心性,确实出色。”李敬大儒也点头。 “谁说,入我南派儒家就没有好处了?” 可就在这时候,曾庸再一次开口,眼神中带着无比郑重的神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