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大势 (第1/2页)
儒剑仙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五章:大势大周皇帝说了很多,也将事情解释的非常清楚。 显然,他对于宋知书非常看重,否则以其身份根本就无需如此。 而那么多话中,实际上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害怕当天下大乱时,全天下各大宗门势力,完全联合起来之后,大周该如何做? 别说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了,届时大周王朝能不能存在,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大周和各大宗门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好。 大周皇帝担心的就是这一点。 单单一个太昊剑宗,亦或者蜀山剑宗,大周可以无惧,但所有宗门联合,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他现在要想尽办法改变这个局面,拉拢各派儒家与之抗衡。 在之前,宋知书虽然有才名,但也不值得大周皇帝亲自关注。 当日在太昊剑宗出手,也只是看在古云大儒和南派儒家的面子上而已。 但现在不同,对方不仅拿出了《大学》,还有一篇《中庸》,加上身上的圣人造化,已经足够大周皇帝重视,因为他很清楚,未来的宋知书,在当今天下,必然有一席之地。 若到时候走上圣道,成为圣人,那就更加不同了。 有圣人支持,即便全天下的宗门联合,也没有什么办法撼动大周朝廷。 这便是大周皇帝的想法,现在直接说了出来,意思非常明显。 对此,宋知书自然也非常清楚。 不过他依旧没有说话,静静等待,心中也在思考更多的东西。 “朕知宋先生不仅想在儒道上有所成就,在仙道上也是如此,朕虽然不能保证什么,但有一点,太昊剑宗如何对待慕长歌,大周,便如何对待宋先生。” 大周皇帝觉得是自己没有将真正的好处说出来,所以直接这样开口。 目的就是想要宋知书,能够清楚这份诚意。 且还有一点。 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让宋知书为大周做些什么。 他觉得,换做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即便对方是儒家君子。 “陛下的意思我明白。”终于,听到这里的宋知书说话了,他稍稍沉吟,才继续道:“但还是那句话,我人微言轻,说是有散修盟道子的身份,但实际上和一介普通的散修相差无几,完全左右不了天下大势,陛下说这么多,实在是让我惶恐啊。” 他很清楚,大周皇帝现在的确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但这才是最要小心的。 如王派与宗派拉拢自己,为的是什么,很多人都非常清楚。 可现在,大周皇帝亲自前来。 说了那么多,却不需要自己做事情,只希望到时候天下大乱,宗门势力完全联合时,可以稍稍偏向大周,如此提议,看似没什么,但细细思考,却有很大的问题。 万一大周和宗门势力开战呢? 先不说自己没实力,若有了足够的修为,届时该怎么选? 能平衡这两股强大的力量吗?宋知书很清楚,完全不能,甚至于还会让矛盾更加激烈。 除非真如大周皇帝所言,走上圣道,成为圣人。 但那何其之难? 所以在这种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做任何决定,当然,也不能选择拒绝。 毕竟对方的身份放在那里,故而现在宋知书能做的只有一点,在尽可能不惹怒得罪大周皇帝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想法。 “宋先生的意思,朕也了解,只不过”此时,大周皇帝还想再说点什么。 只是很快,旁边的郑公文却微微摇头。 “宋先生之言有些妄自菲薄了,当然,此事也着急,朕也有时间等宋先生的回答。”大周皇帝思索了一下,才继续道。 他明白郑公文的意思,在这种时候,不能逼迫得太紧。 宋知书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道儒双修,又有蜀山剑宗和太昊剑宗的关注,加上本身在儒家方面的才华,就算身为大周皇帝,若有些事情太过的,也并不太好。 在这种情况下啊,要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才行。 “多谢陛下理解。” 宋知书也不想直接拒绝。 大周皇帝给的好处和承诺,自己自然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能够通过这些关系,在将来天下大乱时做一些实际的东西。 争夺散修盟盟主是如此,不直接拒绝大周皇帝也是如此。 妖魔之乱即将到来。 天下势力的格局,几乎每日都在变化,想要参与,并且做点什么,单纯的修炼是不行的,且通过各方势力,自己还能时时刻刻掌握各种消息。 随即,宋知书与大周皇帝又聊了几句,便独自告辞离开了。 拒绝了郑公文,又没有明确答应大周皇帝的拉拢。 今日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