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殿下驾到! (第2/6页)
那徐晃乃曹军大将,他会是对手? “不可。” 关平摇头,说道:“若徐晃敢来斗将,他的对手便只有我,若他没胆子上前来,尔等便替我征伐!” “诺!” 对上徐晃,其实侯音心里也是有点虚的。 不过身为战将,岂能未战先怯? 便是不敌,也要冲锋上前。 战死沙场,本来就是他这辈军将的归宿! 不过现在既然关平给他一个台阶下,他便顺着这个台阶下来,亦不失勇武之名。 “若徐晃敢来,我点三千兵卒出城,与其对峙!” 守城并非缩在城中的。 若是能够在野战便将敌人击败,那还用守什么城? 千余匹战马横列出去,若是斗将胜出,士气充盈之下掩杀而至,胜仗便就在眼前了。 军令即下,帐中诸人亦是各司其职,准备徐晃即将到来的攻击。 不管是守城器具,还是出城应战,都需要做好准备! “侯将军,你不去备战?” 方才还要请战的,怎么现在反倒是留在帐中了? 侯音声音放低,小声说道:“将军,此番徐晃前来攻城,殿下又去了江陵,我南阳空虚,将军让宗子卿与东里衮值守宛城,万一他们...” 侯音的话没有说完,但是他话中之意,却是不言而喻。 关平看向侯音,斩钉截铁的说道:“无忧矣,宗子卿与东里衮之忠心,我知之矣,莫要扰乱军心!” 既然殿下都相信此二人,那他关平有什么理由不相信? 况宗子卿与东里衮真投降的话,他父亲关羽镇守宛城后方军寨,他镇守博望坡,便是宛城反了,也在他重重围困之下,加之城中尚有卫开在。 无忧矣。 殿下英明神武,自然是将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到了。 “诺。” 见关平心中无有怀疑,侯音只得是将心中的担忧藏在心中了。 希望那几人,当真是真心归降罢! 也不看殿下拿下南阳之后都做了什么。 直接免除一年的口赋算赋,诛杀不臣,然后将那些童仆产业都送给了他这些有功之臣。 实打实的好处赏赐下来,他侯音如何不对刘禅感恩戴德? 如何不拥护刘禅在南阳的统治与利益? 他们两者的利益,早已经是深深的绑定在一起了。 ... “前方便是博望坡了。” 徐晃看着面前绵延不断的军寨,以及被三个军寨拱卫在其中的博望坡小城,他双手紧紧的握着,眼中也是露出些许战意来。 “确实是个埋伏的好地方。” 司马懿身穿黑色轻甲,此刻勒马上前,与徐晃并列。 博望坡前面树木丛生,山谷幽幽,是个埋伏的好地方。 建安七年,刘表企图趁曹cao北上攻击袁尚的契机,袭取许都,乃派遣刘备领军出击。 刘备于是发兵北伐,一直打到叶县,已接近许昌,严重威胁中原安全。 曹cao调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反击刘备,刘备将阵线后撤,选择在博望与曹军对峙。 刘备刻意派出少数军队与夏侯惇交战,并故意败退,而后又烧毁自军营寨。引得夏侯惇、于禁追击,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刘备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杀出。夏侯惇、于禁应对不及,遭伏兵攻击,而刘备军赵云于此役中生擒敌将夏侯兰。 若非当时刘备兵力不够,甚至可以直接将夏侯惇与于禁吃下去。 有此等故事在,一路上徐晃与司马懿都是小心翼翼的,先派出先锋扫荡周围,哨骑派出十里外,终于是有惊无险的到博望坡前了。 吱吖~ 徐晃大军方至,刚准备扎下军寨,修整一番,明日再来攻城,不想博望坡小城中,城门洞开,从中涌出数千兵马。 简单的一个方阵,前排是手握人高盾牌盾兵,在盾兵身后,则是手握长矛的长矛兵,其后分别是枪兵、弓兵。 数量有千余人的骑军,则是在方阵两侧,随时准备冲锋。 “贼将好胆,见我大军掩杀而至,不思守城,还要与我野战?” 徐晃驱马上前,道:“我倒是要上前去会上一会。” 司马懿张了张口,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战前斗将,敌军相邀,伱若是不敢的话,这很伤士气。 徐晃战力不俗,若非关云长亲至,应当没有性命之危。 况且斗将的话,徐晃还没怕过谁! 徐晃领本部精锐,亦是方阵排列,他驱马上前,大声吼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驾~ 关平双腿夹马,驱马上前,他将手上的长枪横起,指向徐晃大声吼道:“我乃关平是也!贼将徐晃,敢与我马上一战否?” 区区关平? 徐晃脸上露出不屑之色。 “小将关平,凭你也配与我厮杀?乳臭未干之辈,让你老子来还差不多!” “你!” 被徐晃一激,关平刹那将眼眶通红,他当即要奔杀向前。 “君侯说的是,什么关平?没听说过他的名字,此等插标卖首之辈,让末将来,为君侯取下他的项上人头!” 魏军副将吕建手持长枪,当即纵马上前。 看不起你关爷爷? 关平也不废话,当即挥动长枪,驱马冲杀向前。 “给你关爷爷死来!” 关平手持长枪,骑在战马上,与魏军副将吕建展开激烈的战斗。 他身姿挺拔,目光凌厉,身披战甲,宛如战场上的猛虎。 战马踏动四蹄,奔腾于战场之上,尘土飞扬。关平稳定地掌握着马缰,长枪在手中舞动,划破空气,发出凌厉的啸声。他的身法矫健灵活,每一次的出击都充满了力量和准确性。 “小将莫要猖狂!” 与他交锋的吕建同样威猛异常,他手持长枪,骑着战马,在激烈的对决中展现出出色的战斗技巧。 两人你来我往,招招精妙,刀光剑影交织间,让场下的士卒连连叫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