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黄天当立 (第1/2页)
通过观察大汉国运剩余天数的变化。 刘宏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可以不断试错,虽未必便一定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但却可以完全规避掉那些错误的决策! 刘宏深知,治国不比其他。 正如他此前从史书中得到的感悟那般,对于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而言,任何决策都是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尤其是一些破旧出新的重大决策,哪怕秉持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明明看起来绝对是利国利民的伟大决策,稍有不慎亦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甚至是亡国之灾,一发不可收拾。 新始祖王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王莽建立新朝之后推行“王莽改制”,虽然其中不乏一些颇为荒唐的形式主义,但其中的“王田制”绝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举措。 王田制规定所有山川河流收归国有,私人不得进行买卖,只能由朝廷依据家庭劳动力和人口多少进行统一调配,土地超过标准的家庭,多余土地将被收回调配给占地不足的家庭,原来没有土地者,一夫一妇分给百亩之田。 这项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使得家家都有田种,人人都有饭吃,自然国泰民安。 也是因此,王莽在后世一度被称作“穿越者”。 但如此举措最终换来的结果却是,仅仅四年便以失败而告终,它非但没有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反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使百姓蒙受了更多的苦难。 而王莽也未得善终,直到现在他的头颅还被收藏在皇宫之中,以儆效尤…… 刘宏自然不想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他甚至不愿英年早逝,因此来到这里的这几天才如此小心翼翼。 而现在。 如果他发现的这个漏洞成立,便等于掌握了两个未来: 一个是已经通过史书了解到的这些豪杰名士的未来; 一个是未知的因他接下来每一个决定而悄然发生改变的大汉的未来。 虽然无法看清大汉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他接下来每一个决策都在使得大汉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而他也将因此活得更久,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这砸在头上的帝王生活! 想着这些的时候。 刘宏已经不自觉的激动起来,脸上泛起的红光令正被盯着的蹇硕心里一阵发毛,连忙躬身问道:“陛下可是对侍中寺与尚书台的决议有何异议,请陛下批示,奴婢定会如实转交。” “不必,吾没有异议。” 刘宏总算回过神来,心情不错的道。 青州黄巾军的事情史书中是有记载,这里的黄巾军之祸直到“汉灵帝”死去也不曾解决,甚至逐渐向西蔓延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 后来直到联合讨伐董卓的关东联盟解散,有人迎曹cao为兖州牧,曹cao才率兵前去清剿,最终大败黄巾军,俘获降卒30万人,人口百余万,随后将这些人中的精锐收编之后,形成了助曹cao真正起势的嫡系青州兵。 也就是说,现在侍中寺与尚书台的决议没有太大的意义,哪怕诏书发下去,冀州、兖州与徐州三部刺史也只会阴奉阳违,并不将剿贼之事放在心上。 而对于刘宏而言。 180天的国运已经被扣除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又解决不了,倒不如暂时维持现状,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命曹cao这个青州黄巾军克星前去解决。 何况。 青州黄巾军亦是大汉的子民,这是无可争议的内战,不管打赢打输吃亏的都是大汉,消耗的必然都是大汉国运,仅凭他剩下的这点国运天数,极有可能一打起来就把他给送走了,连试错的资本都没有。 因此刘宏认为,镇压始终只是下策,解决此事的上上之策,最好还是兵不血刃。 “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