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人心看《锁龙》 (第1/2页)
一出《秦琼卖马》看完,周云长收拾心情,和云雨年一起走到戏台上给演员们一一握手,表示感谢。 云雨年勉励演员们道:“这部戏不错!听说还是李飞阳写的?” 这场戏的领队是吕师咨,闻言赶忙回答:“报告首长,确实是李飞阳老师写的!” “老师?” 云雨年经常听戏,和京剧大师吕师咨乃是熟人,闻听吕师咨称呼李飞阳为老师,不由的好奇心起,“吕老板,你怎么喊李飞阳为老师?这小子年不及弱冠,哪里有资格当你的老师?” 吕师咨解释道:“我曾向飞阳老师求戏,他年纪虽小,气魄却大,见我想要隋唐演义中的戏本,当场就答应了我的要求。所谓达者为师,他传我戏本,在戏曲界里就是传承衣钵,因此我称他为老师!” 云雨年道:“这么说来,你喊他一声老师,却也不亏!” 周云长在旁边问吕师咨道:“那小子给了你几个戏本?” 吕师咨急忙回答道:“老师给了我九个戏本,都是从老师的评书《隋唐演义》改变出来的!” 周云长问:“《隋唐演义》?这又是什么书?” 吕师咨答道:“是一部说众英雄反隋兴唐的评书,如今是老百姓最喜欢听的评书!现在还在广播电台上播着呢!” 云雨年好奇的却是另一个问题:“他为什么给了你九个戏本?为什么不给八个?或者给你十个?偏偏就给了你九个?” 周云长接口道:“你这句话可就有点不对了!飞阳这小子能写出九个戏本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你见过有几个作家写出这么多剧本的?九个就是九个,那还有什么为什么?” 谁知吕师咨却回答道:“老师说,九为数之极,过九不为美,便给了我九本。” 周云长嘿声道,“还真是故意给了你九本!” 云雨年问道:“那现在你们排练好了几个?” 吕师咨一脸惭愧的低头道:“戏本太难,迄今为止也只排练好了两个剧本!” “哦?” 周云长看完《秦琼卖马》后,就对李飞阳的戏本开始感兴趣,“除了这部《秦琼卖马》之外,另一部戏是什么名字?” 吕师咨道:“是《锁五龙》!” “《锁五龙》?这名字有意思,改天可得找时间看一看!”周云长笑道:“今天辛苦大家了!大家先别急着回去,我让小陈他们给你们安排晚饭!” 周云长口中的小陈就是文化部部长陈东路,今天这场戏也是他安排的。 吕师咨几人连连感谢:“让首长费心了!陈部长都已经把我们的食宿安排好了!” 几人在台上说了一阵子话,后面的人都看呆了! 自来领导给谢幕演员们握手时,都是一两句勉励的话,或者点头示意,话都不说,走个过场,拍张照片也就是了。像台上周云长、云雨年二人和演员们握手后不下台,反而和演员老板在舞台上拉起了家常,这还是第一次发生。 有心人曾注意到,自从周云长开始和吕师咨握手,到两人将手放开,已经过去了一分多钟时间,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会见外国的大国政要也未必能握手这么长的时间。 出了戏院,在车上周云长喃喃道:“《秦琼卖马》?《锁五龙》?嘿嘿,有意思!” 吩咐身边秘书:“小谢,你明天去买一本《隋唐演义》来,我倒要看看这本书写的是怎么回事?” 秘书“小谢”已经不小了,是一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闻言道:“我明天就去买一本来!老爷子,是要评书版本还是书面版本?” 周云长问道:“还有两种版本?” “小谢”回答道:“是的老爷子。现在市面上有两种版本面世,一种是评书版本,以说书艺人的叙述方式写出来的。另一种是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带点古白话文的气息。” 周云长道:“那就都买一部吧!哎,小谢啊,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 秘书“小谢”笑道:“我家里就有两部《隋唐演义》,还有一部评书小将王智方主讲的《隋唐演义》录音磁带!” 周云长笑骂道:“你这家伙,有这两部书直接告诉我就是,还买什么?你借给我看几天就行了!” “小谢”笑道:“那我明天就给老爷子您带来!” 周云长点头道:“嗯,随便把磁带也给我带来,这评书我也好长时间没有听过了啊!” “小谢”道:“好!明天我一起带来!” 等了一会儿,发现周云长再没有什么吩咐,斜眼看去,发现周云长倚在车座上已经睡着了。 同样的对话也发生在云雨年的车子上。 只是云雨年和周云长不一样,周云长看戏只是看故事情节和精彩内容,再深入一点的东西,周云长就看不出来了。 云雨年却是一个内行人,他学识渊博,精通百家,比黄世昌的学问还要大,对于梨园之事也多有涉猎。他年轻时,与同样年轻的黄世昌评论戏曲长短优劣,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两人约定各写一部戏曲来,以较优劣! 为了写一部戏,他生生写了两年。这两年时间,这对于他这等天纵之才来讲,实在是难以忍受之事,要不是黄世昌出口相激,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写出来的。 当时戏本写好之后,黄世昌的一部戏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