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朱由校即将监国 (第2/2页)
史继偕疏》、《申明礼制疏》、《慎择东宫近侍疏》、《劾内官崔文升疏》,最近一封猛烈抨击郑氏一派的奏疏,上陈了三日仍没有动静。 不愿意看到大乱的首辅方从哲,正要松一口气,忽然宫中传出话来,朱常洛将于今日下午申时召见一批大臣。 “敢问都召见谁啊?” “英国公、成国公、内阁三位大学士、六位尚书及左都御史,还有兵科给事中杨涟,一共十三位重臣。” 十三位当然是原话,但“十三位重臣”,就是他私自加上的话,以故意将杨涟跟上述位高权重者并列。 他把这个名单告知方从哲的同时,还派魏朝、曹化淳、高起潜等人分别去通知上述人员。 到了午时又传来消息,说是上百名锦衣卫被抽调入宫。 这绝不是谣言,已有守在午门门口为泰昌祈福的一些官员亲眼所见。 左光斗对着朝臣友人们大叫“嘿呦”一声,说这是郑贵妃威胁陛下,要让他处置杨涟。恐怕轻则挺仗,重则流放。 同为言官,也同是东林干将的刑科给事中惠世扬,也站出来带着言官同僚嚷了起来。
许多人都开始担心杨涟。 尤其是年轻的士子们,非常关注“大英雄”的安危。 大伙都知道,这个时候把杨涟叫去,还叫锦衣卫进宫,一般都是令其执行“廷杖”。 很多人推测杨涟凶多吉少。 就连首辅方从哲,虽然是文官之首,但都亲自去找六品的杨涟,劝他赶紧上疏请罪,好让紧张的局势降降温。 上疏请罪?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即使首辅登门,他也执意不从。 面对方从哲婆婆mama的劝说,杨涟挺起腰板,斜抬着下巴骄傲道:“死就死了,杨涟无罪也,为正义而死更不需要怕。” 说这话的时候,还有内阁书办与六科廊言官同僚们在场。 一下子就把杨涟耿直无畏、大义凛然宣传出去了。 许多朝廷大臣被他所震惊,感叹这比海瑞还要猛、比魏征还要有本领。 一时间他的大英雄人设,更上一层楼。 杨涟直到下午申时入宫前,都非常淡定地在六科廊处理政务、淡定喝茶。 其实一大早,王安都派人给他打过招呼了,这是去托孤不是打屁股,当然不害怕~ 东林党的人设更高大了,内心其实也更加膨胀了。 朱由校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但他并不打算给方从哲等人提前透漏信息,一来这有走漏消息的风险,二来他很愿意看到东林膨胀到爆炸。 至少东林党智商前三,或者说最聪明的那两人不在京城的这个阶段,他们才容易犯下大错。 调入宫的锦衣卫当然也不是给杨涟打屁股的,而是入宫加强保卫。 其中半数是骆思恭的人,调到乾清宫加强保护。 还有一半是刘侨的人,安排在东宫外围加强警惕。 他知道王安肯定会告诉汪文言和杨涟,知道自己加强准备的情况。野心大、胆子也大的汪文言,会知难而退吗? 估计不会,反而会准备更大的事态吧~ 申时将至,他先到乾清宫跟父皇请示,然后在殿前等候入宫的大臣们。 不一会,五弟朱由检也一起来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