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经略河西走廊 (第1/2页)
席间有陪同官员郝德禄在一旁插科打诨,这郝德禄也是幸运至极,原本因为同情曹跃和他结交,后来曹跃发达了自然没有忘记郝德禄的一点点好处。【】曹跃向陶模举荐了郝德禄,陶模于是委任郝德禄为陕西铸币局官办。 铸币局是什么地方呢,原来各省收了税之后都要铸成官银,但大家都默认的是重新铸币势必会造成损耗,五十两碎银子在铸币之后可能只有四十九两半,少了半两怎么办呢,这时候要加一些铅和铜,这也导致清代的银子信用比较低,以至于墨西哥鹰洋进入中国之后,大家开始纷纷使用鹰洋。虽然说铸币局表面上赚的少,可是他们还有一个充当府库的作用,试想一下每年税收放在铸币局,钱放着多浪费,所以铸币局很多官员还偷偷放高利贷。 仅此一项,郝德禄就必须是曹跃的人,而且郝德禄出身卑微,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一个比较圆滑的人,也更适合今天这种调节气氛之中。同时郝德禄是一个同情维新的官员,胡聘之推行新政的时候,从来没有被郝大人为难过。由郝德禄居中调和,大家倒是很快欢快地交谈起来。 曹跃的一番敬酒胡聘之也坦然受之,众人东拉西扯一通之后,曹跃才说到正题:“胡大人是要回湖北老家吗?” “是啊,游山玩水,颐养天年。”胡聘之笑道,“幸亏老家还有几亩薄田。” 曹跃道:“莫非大人的变法遇到挫折,这就轻言放弃了?” 胡聘之诡异一笑,道:“难不成曹大帅还有什么方法支持新政,惠及于民不成?” 曹跃笑道:“大人看出来我的意思了?” 胡聘之道:“从曹大帅的警察制度上来看,便知道你是支持新政,但只是不支持陛下,是也不是?” 曹跃赧笑道:“大人原来一切都知道。” 胡聘之道:“陛下年轻,难免推行新政时候思虑不周,没有考虑其他人的利益。然我朝久病疲惫,必须重药救治,若非如此岂能焕然一新?” 曹跃道:“病入膏肓,若一剂重药下去,怕是没了命。太后她老人家做的最,中国需要慢慢调养身体,而非重药。” “哼!那只是眼前利益不忍放弃罢了。”胡聘之依旧愤愤不平地说道。 曹跃笑道:“胡大人还是对此耿耿于怀,我倒有一个主意。” “你说。” “甘州、肃州、安西州与凉州乃甘肃省西部,扼守河西走廊之重要地带,自古以来乃西北交通要道,且水源充沛。古有西北小江南、塞上江南之称,先生若认为新政比旧政好用,可以去此地主持新政推行。”曹跃缓缓地说道。 胡聘之惊讶道:“去河西走廊?” “然也。”曹跃笑说,“大人便愿意失败之后灰溜溜地回家吗?” “自然是不愿意,可是……”胡聘之疑惑道。 邓洲代问道:“曹大帅,我家老师已经被朝廷罢官,你就不怕朝廷治你的罪?” 边宗廉也点头说道:“若是连累了大帅你,便不好了……” 曹跃摇头笑道:“无妨,无妨,朝廷方面我可以应付,只需要胡大人想出山即可,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吧?” 邓洲问:“只是若是出山,我家老师主持河西走廊,以何名义?介时谁会听从?那甘肃官员会听我家大人的吗?我家大人如今只是一介草民而已。” 曹跃道:“西北宣抚使司高级民调参事,朝廷编外人员。” 边宗廉犹豫道:“那岂非说大人成了大帅的私署……” 曹跃笑道:“先生若是计较名分,那便不是先生了。” 胡聘之此时也想了许多,他在山西的新政其实推行的还不错,兴教育,办工厂,开矿山,哪一项都使得整个山西蒸蒸日上。朝廷也不是看不到,只不过因为政治之争,便无视新政带来的种种好处。胡聘之也曾想过朝廷会不会再次启用自己,但即便启用自己,以自己现在五十八岁年龄,几年之后六十几岁了,尤其是新政被取消之后维新变法者士气被打击,哪还会有人继续拥护新政。远的不说,就说自己从山西带来的青年们,他们的脸上充满着对未来的担忧和对一腔热血无处可用的失落。 几年之后再出山,别说自己有没有信心推行新政,便是自己有信心推行,有没有人帮助自己还说不定啊。 想到此,胡聘之下定了决心,说道:“哈哈哈,曹大帅,你若是不嫌弃我连累与你,那又何妨名分?” 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