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1章 民间名声不好怎么办 (第1/2页)
5月8日,曹跃率军抵达山西大同镇,受到大同镇忠毅军统制刘光才、副统制李永钦的热情欢迎——有宋庆遵的前车之鉴,仅有两千守军的大同哪敢再犯同一个错误。而且刘光才主动交出了那2000金构造步枪和40万发子弹的十车军火,刘光才说他是奉命拦截,所以连火漆都不敢拆开。何顺去检查了一下,当真是纹丝未动,李永钦说我们得罪不起曹大将军,还请曹大将军不要为难我们,毕竟军令难为。 天底下没有几个曹跃这样大胆妄为的人,起码刘光才和李永钦不是。 曹跃也没难为他们,但是还是将新编步兵第17旅留在了大同和天镇两个地方作为监视,同时也把这2000日式军火留给了新编步兵17旅旅长董旭,由董旭分配,监控大同镇的清军忠毅军。 不过这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曹跃心情郁闷的事儿,他路过一户农户的时候觉得口渴讨要一碗水来喝。农户小心翼翼地端来水,他接碗的时候那农户一不小心提前松手,碗打在地上碎了,此时那农户一家老小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而那家小孩说道:“爹爹,爹爹你不要怕,曹阎王你不要吃我爹爹。” 曹跃挠了挠头,道:“曹阎王?” “嗯。”小孩稚气地说道,家人忙要捂住他的嘴,曹跃道:“你们让他说,童言无忌,我要听到最真实的话,如果有人骗我,我会怎么做,你们应该知道的吧?”那户人家吓得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家七岁的小孩“胡说八道”。 曹跃问:“我怎么成了阎王了?” “他们说你吃人,在祁县吃了四万多人。”小孩说道。 曹跃笑起来说:“四万多人,那得多少人啊,我有那么大肚皮吗?” “大家都这么说。” “你们不喜欢我?” “我们都怕你。” 曹跃眉头紧锁,叹了口气,自己在山西竟然留下如此恶劣的民间印象,着实对他的未来不好啊。他回到军中,让何顺派遣人去山西各地打探一下,各地对自己的风评,他要最真实最详实的消息,不需要任何美化,更不需要何顺添油加醋。 不需要整个山西做调查,从大同镇向天镇走的路上,各个村子和各个镇子上的百姓对曹跃的印象陆陆续续被反应给了曹跃。 何顺的情报未必准确,但是详实。 在山西百姓的心中,曹跃是这样的一个人: 嗜血。 能打仗。 平定西北之乱尸横遍野。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暴虐。 亲近洋人。 不喜欢义和团。 卖国贼。 当曹跃得知在山西百姓心中,自己居然是一个卖国贼的形象之后,心情非常失落,原来自己做的所谓对的,在别人的眼中在百姓的眼中未必是对的。就像是庚子国难之中被朝廷屠杀的五大臣,他们阻止战争的做法是对的,但是在百姓和朝廷的心中的形象确实卖国贼。 自己一不小心也成了卖国贼了。 “不行,我要扭转这个局面。”曹跃随即将四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向其询问如何让自己的形象变得“高大尚”。众人相互看了看,不由得笑了起来,王宇说道:“大将军,何必在意百姓心中所想,愚民而已。” 曹跃摇头道:“愚民也是民,未来中国人未必人人都是愚民,留下不好的形象,将来留下千古骂名。” 王宇心说你这都带兵入京城了,形象能好到哪里去,怎么现在顾忌起了名气来了。 桑治平道:“大将军,我倒是觉得不如交给杨皙子来办为好。” 王宇也笑道:“对啊,我师弟有很多鬼主意。” 曹跃摸了摸下巴说:“嗯,他如今在军校中做教习,倒也没什么事儿,顺子,速速让杨皙子前来本部听候差遣。” “是。”何顺立即派人将书信送回到陕西,杨度得到曹跃从前方发来的书信,顿时高兴地跳了起来,骑着马一路狂追。 过了山西省天镇就是直隶省,直隶省作为一个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省份,直隶总督被称为天下第一总督,相当于清朝的兵马大元帅一职。 直隶总督为什么这么厉害? 因为直隶总督管辖范围包括直隶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东蒙古各部(西蒙古各部归甘陕总督府监督),在直隶省内驻扎着几十支清兵部队,其中有是三支武卫军部队,京师内包括满汉八旗军,骁骑营、火器营、健锐营等,守卫皇宫的禁军(又称为大内侍卫),京师巡防营,以及在天津驻扎的海防清军,另外还有十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