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6.宰执叛国 (第1/2页)
魏庭拟定议和之策,具体细节未知。 此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整个魏都玉京更是炸开了锅。 须知大魏建国两百载,对外征伐之战不知打了多少,可却几乎是未尝一败,可以说是压服四方,之前与北狄会猎于天荡山脚的那一败已然让魏朝百姓有些犯了嘀咕,可到底也是大国子民,不至于因为一次败绩便心气尽失——可现在国朝说是要议和? 更有风声说,魏军此次大败亏输,已然将魏朝群臣彻底打怕,已是觉得北地四郡拿不回来了,此时政事堂的诸公正合计着干脆顺水推舟,就割让北地四郡以换取魏都平安呢! 堂堂大魏,何时要作这等摇尾乞怜之态! 据说消息传出的当天便有一批太学生以及游学玉京的士子静坐在了太学门口,任谁都赶不走的。 须知距离上次杖杀太学门前士子的惨案才过去不到六年! 可上次那批被当街杖毙的儒生士子罪名是什么来着? 通狄! 此时抗议国朝议和之举的诸位士子,总不能还是通狄了吧? 可谓占据了大义名分。 彼时几乎朝野上下都算得上群情汹涌,要求罢免jianian相庄明运等议和之臣的折子和万民书雪花一般飘到魏舒案前,整个玉京城可谓暗流涌动。 那么此时的魏舒是如何做的呢? 直接下令将那批闹事的儒生士子就地关在了太学里! 至于为什么不下狱…… 那是因为此前早已抓了一批闹事百姓,此时狱中早已没了地方! 但魏舒下令归下令,此时却还需一位臣子将命令执行下去,不过这一次再怎么阿谀奉上的佞臣也不愿出头了——而被魏舒引为唯一心腹的庄明运则干脆生了重病,据说根本下不来床,连着数日都不曾参与朝会了。 无奈之下,魏舒也只得让一位禁军统领持着令旨来督办此事。 而将这些太学生囚禁的罪名又是什么呢? 还是通狄! 没错,这一次的罪名居然又是通狄! 据魏舒自己的说法,北狄新胜,全军士气正旺,若是放任其一鼓作气,那未必没有让其打穿国朝腹地的可能性——而此时议和,正是要堕其心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是而已。 此时这群士子当街阻碍议和大计,只怕是巴不得北狄蛮子一举兵临玉京城下,自己好开城讨降呢! 不得不说,魏舒此人肯定不是个傻子,但却也的确是偏执偏激到了极点——嘴上念叨着一套狗屁不通的歪理邪说,重复了几遍,自己反倒是真的信了。 于是真是将那群满腔热血的太学生当成了要腐蚀他大魏江山的罪魁祸首,由此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居然下令把领头的几位静坐士子直接扔到了铜鼎中活活烹死,又遣人将这几位士子的尸首片成了一片片熟rou,送到了被关押在太学内的其余士子面前! 并且向那群已然饿了数日不曾进食的虚弱士子言道,此乃“首恶”之皮rou,若有谁下箸食之,便可赦其“通狄”之罪! 要知道,太学乃是魏朝最高学府,能够进入其中修习学问的可谓俱是国朝未来股肱,而领头被烹死的那几位士子更是人中龙凤,未来进入国朝的政事堂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更不要说他们本来就已然是朝中重臣的得意门生了——很多三朝老臣是将这些衣钵弟子当亲儿子养的! 可便是如此,魏舒一句话,杀了就是杀了! 可问题是,此事魏舒还没有知会任何人! 满朝公卿还满以为此次陛下将这些太学生关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