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一知识:必然的信仰 (第3/4页)
所以,外部世界必然存在。第五知识可以是自己控制的逻辑不止一个,或者说‘灵魂是由一组逻辑组成的’。灵魂和外部世界一起组成了逻辑世界。所以,‘我是逻辑’不准确,要修正为‘我属于逻辑世界’。以上推理表明,如果灵魂能够不考虑经验地独立思考,也就是认真反省自己内部的运行,即思维过程,能够证明不仅自我的内部应该成为合乎逻辑的思维,也应该存在一个合乎逻辑的外部世界;证明经验并不是知识的必要基础;证明纯逻辑推理的可行性;证明形而上学真理的存在性;证明科学甚至能建立在唯一的真理之上,如此简单、统一的科学甚至能比那些多学科的、根本无人能完全掌握所有基础的当代科学更能推导出正确的知识;正确的第一知识有可能解释无穷无尽的现象;即使在经验主义意义上,也是唯一可能完全正确的信仰,唯一可能完全逻辑上自洽的科学基础;等等。在灵魂只相信逻辑的条件下,不会存在逻辑世界以外的其它外部世界,所以,灵魂所在的世界只能是宇宙。这就是‘宇宙是逻辑世界’的纯逻辑证明。” 我纳闷脖子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汗水,边擦边说:“因此,一个灵魂和世界的关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自身控制的内部的逻辑推理,即思维,另一部分是不完全可控的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即经验。而正确建立信仰不能依靠不完全可控也就不完全可信的经验,只能依靠完全可控因此完全可信的、对思维的认知、对自我的内部认知。”说完,有一种急着找厕所,很久之后终于达成目标的感觉。 老爷子笑着说:“妙哉!因为灵魂用逻辑认识世界,所以,‘宇宙等价于逻辑世界’就是真理。如果将人视为身体,用经验认识世界,宇宙是逻辑只能是猜想。正确的信仰导致了无疑的知识,错误的信仰才会导致怀疑主义、缺乏信仰。” 我好像突然注意到阿梦像个花脸猫,我从不喜欢猫,更不喜欢像猫的人。再想到刚才的积怨,嫌弃地把她推开,一下子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阿梦对老爷子说:“这是您想起来的未来知识吗?” 老爷子摇了摇头,“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没法帮你们证明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幸好,即使有记忆、历史,也不应该成为信仰的证据。” 我说:“逻辑作为第一知识能够依靠自己继续发现知识,但是经验等任何其它存在都不能成为第一知识,因为它们都需要逻辑。所以,合乎逻辑地建立知识体系的正确方式必然是从正确的第一知识,即逻辑,出发。科学最好是从形而上学、逻辑学出发,亚里士多德对逻辑的信任没有错,只是既没有找到正确的信仰更无法进行后续推理。伽利略牛顿也没有多么正确,他们相信错误的经验主义信仰,虽然发现了别人的错误,甚至自己也找到了一些经验主义的知识,但是不可能找到真理。从上述推理可以看出,真理根本就不是能用经验主义去发现的,即使发现了,也失去了真理的味道。例如,宇宙膨胀的真理形式的表述应该是逻辑推理会导致逻辑世界不断扩张。当然,如果将来有人通过逻辑推理证明逻辑世界也能收缩,那也是可能的。但是,无论如何,物理学形式的表述让真理失去了绝大多数价值,让人无法意识到真理、宇宙和灵魂的密切关系。遗憾的是,智人以往的形而上学从未完全建立在内部知识的基础上,包含太多和经验主义有关的外部知识或者虚构的知识,如心灵、自我、神。推理的顺序也存在诸多错误,所以充满谬误,甚至沦落为神学的工具。正确的形而上学应该高度重视知识的顺序,有些类似于公理化,但是又不等同于公理化。人类以往的公理都不是唯一的,相当于同时有多个信仰。但是,纯理性主义只能有唯一的公理,也就是第一知识:逻辑在,或者与之等价的,世界是纯粹逻辑的。不过,从经验主义的角度看,接受后者有困难,而前者则至少可能合乎经验,更容易被经验主义所接受。或许,把‘我属于逻辑’当作第一知识效果更好。” 听到后来,阿梦很不满意。她强调自己浑身酸痛,小女子需要背背,我不得不暂时成为坐骑。她说:“看来,在高光时刻之后,也许是你的状态重返人间了,也许是你有些害怕了,反正你正往回缩,总是想要帮一把经验主义,让我有些想吐。也许,你的建议有一些实用主义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因为这个世界上经验主义者太多。但是,这样的命题无法自恰。既然一个灵魂认定自己属于逻辑,就应该也只能用逻辑去认识世界,更不会把经验主义的外部知识置于纯理性的内部知识之上。对于一个刚开始认识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灵魂而言,他只可能假设内部和外部是同质的,所以,外部世界也是逻辑。他不应该假设内部属于逻辑,外部是自己无法通过内部的思维直接认识的其它存在。后者有些像是智人的思想,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说:“灵魂有了意识,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我在一个和我无关的世界中,而应该是我在一个和我最亲的世界中。与之类似,纯理性主义者人不会把生孩子的过程视为母体释放自己的一部分,而是把宇宙视为母体,把这个过程视为孩子从母体中的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阿梦说:“信仰的正确性必然只能来自于最初的推理,即从完全无知到第一个知识的推理,和之后的推理无关。所以,不能因为接受信仰之后的推理会有很多难题就放弃这个信仰。也不能因为某个信仰之后的推理轻松就接受那个信仰,那是结果论的弊病所在。例如,如果相信一切都是某个信仰决定好的,如神或命运,人无需思考、努力,那么,也许这会让人生变得轻松,某种意义上合乎功利主义,却必然邪恶,必然无法合乎逻辑,因为逻辑是充满变化的,对逻辑的信仰鼓励用逻辑推理在完全变化中做出最合乎逻辑的选择,也许这就是对宇宙母亲最好的报答。经验主义者可以把那些合乎纯逻辑信仰的经验当作对纯逻辑信仰的经验主义验证,当作放弃经验主义的理由,却一定不能因为经验而相信纯逻辑信仰,因为那意味着他实际上是以经验为信仰的。如果将来出现某些可以归咎于信仰错误的经验,他们就会归咎于信仰,而他们本应该在经验中去寻找问题。毕竟,纯逻辑信仰才是唯一最合乎逻辑的、最可靠的、基础最简单的第一知识,是价值最高的知识的唯一候选者。” 由于疲劳等多种原因,我跌跌撞撞地走着。在我的不断干扰下,阿梦哼哼唧唧地做出这么一长串重要推理实属奇迹,以至于我似乎也有了力气,步伐变得平稳起来,“真了不起。但是,这种理性和感觉的对立在我身上,以及在我们之间,都会长期存在。而且,以后还是要靠我们基于理性和感性基础上的推理,所以,为了未来的合作,我们必须容忍对方。” 老爷子说:“也绝对离不开我所提供的判断。” 我第一次感到老爷子是多余的,揶揄道:“您是一种过于神奇的、难以感知的存在,姑且把您当成一种想象力吧。” 阿梦说:“不知道你是否能忍受我,反正我能忍受你。而且,你不能这么说老爷子。我的能力可以称之为想象力,但是,和老爷子的那些神来之笔无法相比,主要是他提供的信息几乎都值得关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