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生物智能人_第十四章0.1秒转换二套程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0.1秒转换二套程序 (第2/2页)

,叶署长,您说过生物智能人的记忆是不会丢失的,除非你自己想要删除。”

    “是的。”叶婷的脸又是一阵微微发红,我就知道有些问题不便多问,总有一天,叶婷会亲口把他们之间传奇的经历告诉我。

    0.1秒转换二套这种程序在太阳系联邦89年,也是十年前才开始进入实验,最近几年才开始试用人工智能芯片的编程上。几百年前,顾成就把这套程序用在叶婷的大脑芯片,这确实让我感到很疑虑。后来叶婷跟我说了其中的原委。

    叶婷说,张越是外行,当时他不明白这套程序意味着什么,顾成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我的芯片做了调整,他也是在完成李山的遗愿,将大脑活动图谱和我的芯片最高效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还有一件事,可能张越都不知道,而我也是后来比对了现在的超级量子计算机才发现,其实我的大脑芯片是一套超级量子计算机微缩的纳米级计算机,也就是说,早在几百年前,顾成就研发出了超级量子计算机,正因为有这么强大的载体,顾成才敢将我的芯片程序改进成0.1秒转换二套程序。

    我记得那次采访告一段落时,200多岁的叶婷脸上的红晕已经渐渐退去,露出一丝凝重。为了打破那种凝重,我对她感慨着说:“顾成博士对您,以及对科学,真的是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这些成果,到现在大家才熟知,可是有谁会想到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人在使用它们了呢。”

    叶婷当时并没有马上回应我的感慨,她思考了好一会才对我说:“不是所有的知识和科学成果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公布于世的,知识也有密封守则,如果那个时代就把这些还在实验室中的科技拿到大众面前,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像几百年前的转基因生物工程,也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上百年,才被大众接受的。人性对于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总是保持着警惕,这也是为什么有句话会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而且正因为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才让人类真正的开始了解自己,这些你应该知道,在人类研发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一系列实验,深度学习、图灵测试、直觉泵等等,这些实验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达到实用的目的。”

    叶婷将人类近百年在科技上的发展做了理性的梳理,她说,知识密封守则是知识界对于高精端技术的一种保护原则,有些知识是可以和大众分享的,而有些并不是这样。以下是叶婷关于知识密封守则的解释:

    “举个例子,就如心电感应这种现在很普及的交流技术,在几百年前人类科学家、心理学家,包括哲学家,脑科学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都研究过,但是一百多年的研究结论却定义心理感应是伪科学,人类因此放弃了这门研究,渐渐地,主流把心电感应归入玄学。实则上,心电感应是存在的,只不过当时的科学还无法得出准确的论证。就如人类的‘直觉’是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但是,人类很多超前的研发和思想,大都源自直觉,所谓的灵光一现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深度的思维逻辑。随后,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人类从自己制造的机器身上,看到了原本遮蔽在自身脑区中的另一种更直接的思维方式——‘直觉’。因为通过试验表明,同一时间制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存在‘心电感应’的机器人比例占到百分之十六,科学家为了解开这个谜,重新把心电感应、直觉这些被科学抛弃的词汇,再次纳入科学研究的领域。经历了数百年后,科学家不但验证了它们的存在,还由此诞生了预言器和量子测谎仪。克拉克基本定律中第三条就曾预言: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呵呵,这些仪器的诞生,在几百年前确实就像是魔法,到现在却成了基本常识,不过作为生物智能人的我,很清楚一点,那就是人类大脑的潜力是无限的,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同时找到了另一种学习的途径——人机学习。”

    我现在想来,确实是这样,人和人工智能之间互相学习思考就会产生量子纠缠,这就演化出了新的思想。就如现在人类的艺术、文学的前沿,都是以人和人工智能为关系创造出来的,而不再像几百年前,这些作品的关系只有人和人那么单一。这也让人类的哲学上了一个台阶。

    那天的采访结束后,让我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震撼,有个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试想,只是被大脑芯片驱动的生物智能人叶婷,就具有这般深邃思想,真不知道人类的大脑到底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