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匈奴再犯境 (第2/2页)
然也不能不说周瑜的话也有道理,最少这个时候,虽然是传来了急报,但却非求援,更多的只是让卫涛知晓此事而已. "不可如此." 但这个时候卫涛却是微微摇摇头,随即就此笑言. "公瑾,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不过我的志向你也知晓,并非是要争夺天下强权,而是为保我大汉不再受到异族侵扰,让我大汉.[,!]得以万世永久.攻打邺城,夺取冀州,都是为了如此,如今匈奴北来,我却因此而置之不理,那岂不是舍本逐末若如此,我还谈何是为大汉驱逐异族还不如早早放弃这一志向来得好,免得为世人所笑我虚伪." "主公……" 哪怕早就知道卫涛性子,这时候周瑜一时之间也是说不出话来. 天下诸侯各路,又有几个人能够在这个时候想到这一点,做到这一点 "呵呵……公瑾不必如此.虽然我志不在天下,但若有机会能够更好驱逐异族,那么我也同样不会放弃,如今颜良,文丑都被我所斩,袁军之中锐气已丧,根本不是我军对手,相信以公瑾之能,当是能够一举收复冀州各郡,我意以将此事交由公瑾如何" "主公的意思是只亲身而返" 周瑜不愧是顶级谋士,只听到卫涛如此之言就是能够猜到卫涛的打算,略略一思就发觉卫涛如此之妙. "不错,若是我军再北上回返,那么所要花费的时间不知道有多少,其中粮草辎重更要耗费.更何况,正如公瑾所言,如今匈奴正被挡在雁门关外,既然其都未入雁门关,我们又何须要大费周章行事难道凭着我在并州所留之兵将,还不足以将之挡在雁门关外,让其不能南下一步"
如今的卫涛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卫涛,匈奴,乌桓,鲜卑,都算是与之战过,但哪一次不是卫涛得以大胜 如今不过就再对匈奴而已,岂有不胜之理 "既如此,那么还请主公多加留意,上一战我军大胜匈奴可谓是将之重创,其如今卷土重来,要么是其首领不服主公之威名,要么就是起有法以对主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真正轻视主公,故还请主公多加谨慎才是." 周瑜对于卫涛自然是了解,思虑一阵之后,终于是缓缓笑言道. "哈哈……公瑾既然知晓我志在破异族,如何会是不防匈奴羌渠,于夫罗先后败于我手,我倒要看看如今匈奴更有何人也!" 今时不同往日,卫涛身份,地位,实力都大有长进,如何会是有惧怕之心 哪怕是匈奴来犯,但这一次卫涛只是带着典韦回援,甚至连荀攸,卫涛都是以书信命令其不用来援. 五万匈奴而已,一战定灭之! 这就是卫涛下的决心! 决心以下,卫涛当即星夜兼程赶赴雁门关,只不过耗费数日光景,卫涛就是赶到雁门关所在. 一路之上虽然也见得百姓些许恐慌,但却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逃离搬迁之事,更多的是议论着卫涛如何抵挡住匈奴南下. 这个时候雁门关虽然是被匈奴强攻,但其实情势还是不差,在张郺的指挥之下有条不紊的抵御住了匈奴的攻击. "张郺果然是名将之姿,能力不凡." 虽然没有见到张郺如何指挥抵御匈奴,但卫涛仅仅只是听闻雁门关始终不被所破,就不由得是暗暗一点头言道. 纵然匈奴不擅长攻城,但能够在这样突如其来的情况之下将城池稳定下来以保不失,已经可见张郺的本事不小,卫涛如何不满意 这时候雁门关已经全面戒严,根本不许通行,但卫涛是为其主,自然不在禁行之列,刚刚一到雁门关,就是有人通禀张郺前来相迎. "末将拜见主公!" "儁义,这一次你做的很是不错,多亏了你这雁门关才能够如此稳固.至于高览之事我已尽知,这一次也全都多亏他,我已命人重赏其家属,另外,若有机会必当寻回高将军遗骸以悼念之." 卫涛点点头先言张郺,高览之功,而后面容蓦然一肃,看着张郺冷冷而问. "沮授现在何在" "启禀主公,沮授叛乱不成,已经被我擒拿,如今正是押在牢中." 哪怕是张郺这样心性过人之辈,一时之间也被卫涛这冰冷的语气所震慑,当即不敢有任何拖延,速速言之. "若主公要见,郺立即将之提来!" "速将其提来!" 卫涛语气依旧十分冰冷,张郺哪里敢是怠慢,亲自往而提审沮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