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飞花令 (第2/2页)
这种小事,皇帝自然是应允的。宫里派了一支个三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尚书府。 谁知太傅府门前的石楠花正好到了花期,有个抬酒樽估计是对这味道过敏,加上天气太冷,一路上也没得休息,酒樽才从车上办下来竟脱了手。 抬酒樽的侍卫那是得了皇帝的旨令的,哪里能容出这样的纰漏,要是酒樽在运输过程中着了地那是杀头的罪过。 就在这个时候,在众目睽睽下,十岁大的孩子毫无惧色,当时离得不远的沈默,分明还在这孩子脸上捕捉到了一丝兴奋的神情。 只见举起小手冲向酒樽,嘴里还喊着:“我来!” 几步便到了切近,竟搭住了酒樽一角,使得这场祸事没有发生。因为这事,这个不过十岁的小女还得了一个“酒婆”的称呼,远近皆知。 沈默不自觉地想起这段往事,加上此时沈青脸上写满了痛苦,便愈发想笑。 飞花令,便在这个时候,由率先开始。 “诸公,沈某便先来一句。”说罢,自筷筒中取了一支,朗声道:“新柳多妩媚,可惜也白头。” “好!前朝徐川,徐文汇的诗句!” “那我也来一句‘红妆画新春,白絮启丰年。’” “你这个一般呐,但的确有。” 众人一一取了筷子,念出带柳字的诗词。轮了一圈,最后轮到这里。 索性林录朝鬼使神差地早在众人吟诗时,悄悄在沈青耳边递了几句,此时的她可以说是沉着在胸。 她站起身,对着在座的各位又行了一礼,取过筷子说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几位大人听完这两句诗后,场面突然安静了下来。好句绝对是好句,但是没听过啊。众人反复思索着脑子里储存诗词的边边角角,但任凭他们怎么想,最后还是对这句没有印象。 关键这样的场合,太傅府里的宴席,还是沈尚书的女儿,这能站起来说你说的这句没听过,这句不算吗?
听到此诗,最初也是一愣,但随后看了一旁装作满脸正色的沈默,心中便基本猜到八九分。 气氛愈发尴尬,众人或是假装喝酒,或是筷子掉地上了去捡起,还有甚者直接跟着的那两句诗,反复自言自语“二月春风似剪刀......”一时间众人演技爆炸,个个影帝附体,但就是不说没听过。 林录朝实在憋不住“哈哈哈哈....”一阵猛笑。 沈青自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觉得自己这诗绝了,趁着开心的劲头,自己还偷了两杯。看着大家还在回味诗句的样子,洋洋得意,结果脑门上便被锤了个毛栗子。 在众人各自表演后,沈沉站起身,清了清嗓子道:“诸公,小女实在不才,竟随口捏来几句诗词来行这酒令,不算数,不算数,该罚。” 沈青懵了,随口捏来?老御史坑我? 但紧接着,便有人说道:“林老,不知这诗是何人所作,竟有如此才气?” 林录朝递诗的时候,就在酒桌子上,旁人自然是都看到的,只是这等场合没人会点破。如今问他,也算合理。 林录朝这边刚刚止住笑,开口圆场:“也不是外人,都是沈家子弟,就是前几日才进京的御史家公子。” “御史家的公子.....” “我怎么听说他去了归暮州,何时回的京城?” “公子如今何在?快快请来......” 虽说不知道这诗句是好是坏,但能被朝里的顶尖文官们这样议论,沈青觉得这首诗定然不俗。先前也知道堂哥文采斐然,随见面不多,但打心底她是不喜欢这个一天到晚端着架子的书读筹的,没想到自己说的这首诗居然也是他写的。 想到此处沈青不禁好奇地转头问道:“林老,这诗词有说法?” 沈默点点头:“今天一早我去江边钓鱼,你们猜怎么着?恰好碰到了他。” “新晨在京城?”沈默也不敢相信自己的长子居然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返京。 “谁说沈昼了,我碰到的是你那二儿子,沈夜!” “期明?” “嗯!那条炖羊汤的银鳞刀鱼,还是他钓来给我的呢。” 众人越听越糊涂,只要有人突然一拍大腿,喊道:“就是那个!!!那个那个!!和寄舒公主.....” 那人没敢继续往下说,毕竟这等皇家的闲言碎语不能乱说。 “不错,正是前几日在大闹码头的那位。” 席间一个胆子大的倒是看向沈沉的方向说道:“嘶------林老这么一说我好像还有点印象,我记得那位公子的确叫沈夜?那天长公主也在。” “不错,我那侄儿的确在京城。” “啊哟!到底是什么情况?林爷爷你别卖关子了,快说!”沈青有些听急了,催促道。 林录朝这才把一天所见从赠鱼到临走念诗,再到羊rou铺子碰到少年与寄舒公主同桌喝酒吃菜,一五一十讲得那叫一个细致。 最后说道沈夜接着寄舒公主的暗卫,教训了长安县的三个捕快,沈青听得直接跳下了椅子,拍手称快。她也知道堂弟进京,只是这几日先是母亲时常领着这少年四处走动,加上府上给自己安排的课业太重,始终不得一见。竟能干出如此风流潇洒的举动,心里当下觉得这个弟弟比之堂兄强了千倍万倍。同座之人更是惊呼声四起,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沈夜?林老说的少年,是我家沈夜?!!!”听到最后的沈默也惊得一身冷汗,反复质问道。 林录朝一脸严肃道:“千真万确。” 唯有沈沉始终一言不发,托着腮,想着这两天妻子那个带回家恨不得宠上天的孩子,满心欢喜。这孩子他自然也是喜欢的,懂事,说话还好听。之前年级小没感觉出来,来京城的这几天接触下来尤其觉得这孩子如果出息一些,将来定然要给他在朝里谋个好位置,没想到能做出如此好的诗句,就是讽刺之味太明显。毕竟是年少轻狂年级,才华有就行,脾气后面用心调教一番便可。 月朗星稀,御史府热闹不减反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