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婉朝夜行_第十五章 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歌 (第2/2页)

br>    “凌空寺?莫不是师父曾经说过的那四大宗门之一?”

    “是啊,明明是一群吃素的和尚,功法却刚猛无比,号称金刚不坏。”

    “师父快教我!”沈夜一听功法,立马来了兴致。

    “你?还不是时候,前几日教你的郡山各宗门的功法练的怎么样了?”

    “那还不是轻而易举嘛,都会了。”

    “那为师便考考你,从你最熟悉的紫云门开始好了......”

    郡山,东贺州最南面的一处山脉的统称。黎朝起势之时,自东海一路向西打到了郡山脚下,贯穿了整个东贺州。太祖皇帝,来到此处,见山脉雄起,心生敬仰,便依着山脉南侧不远建了都城,郡阳城也因此得名。

    这处山脉蔓延万里,可以说是横断了整个东贺州。而最为著称的,大概也就是四山三十六峰的奇景了。四座主山高耸入云,互不相让,三十六个山峰,参差高低,不遑多让。

    山脉中大大小小的宗门总计三十个,虽然名声大都不显,但对于沈夜这样的新手来说,用来打基础则再好不过了。由于宗门间功法诀窍各不相同,甚至在某些关键的地方完全背道而驰,所以这世上,除了秦朝婉也没人能用这种教法。

    整个上午,沈夜都在接受秦朝婉的培训,秦朝婉说一种功法,他便施展一种。有不对或者不流畅的地方,秦朝婉则会一一指出。

    到了中午,秦朝婉见他掌握的算是不错,便说了一句为师累了的话,自行回去休息。沈夜这才脱身,也不去吃饭,一步跃出便跳过了墙头。

    街上人自然人烟稀少,一名少年从半空中跳下,虽然吓人但到底是皇家的地盘。

    待到沈夜慢慢悠悠来到街口,已然有几个兵丁模样的人牵着两三条细犬朝这边走来。虽说几人没有穿着士兵的衣服,打扮的与寻常遛狗的百姓无异,但身形挺拔,行走时左右观望,不时还交头接耳。

    “老大,到底是要找谁啊,这么大阵势”

    “不该问的别问!”

    沈夜隐在几人旁边的墙后听了一会儿,基本确定细犬寻不到气味,这才放心离开。

    正午青龙门前,车马行人无数,进出检查井然有序。崔贵终于要离京了,这个味大黎守了大半辈子边疆的老者牵着马,头上带着褐色的布帽,不愿外人知道他的身份。

    求了人,花了钱,最后只得到了那个本来前途无量女婿传来的一封信。

    信上留了“安好勿念”四个字。

    这算什么,自己这么好的女儿,就这样在边疆守一辈子活寡?他怎么也想不通,但也没办法。皇帝摆明了要这么做,而且也不是他一家如此。

    江水司,兵部,甚至看似毫不相干的其余六部都抓了好些人,罪责无非与寄舒公主被劫有关。

    忽然,城头上传来一人嚎歌。

    “千门千户来,万门万户得平安。

    九州不见刀兵乱,你我甘愿不回还。

    虽说江南好,虽说北卢有天山。

    虽说归暮花开满,虽说广陵之东有千帆。

    莫回头,

    莫回头,

    回头不消万古愁。

    西青仍有酒,

    够你写春秋.....”

    歌声凄砺,与此时晌晴白日下巍峨的青龙门格格不入。

    门下贩夫走卒来去繁忙,没人顾得上这奇怪的歌声。

    崔贵翻身上马,一路向西,没有回头却老泪纵横。

    这是他们西顷州守边军中流传的曲子,临上马前他是撇了一眼立于城门之上的歌者,虽然不认识,但能却确保致死不忘了。

    那人**着上身,手里提着个葫芦,桃花酿的香气整个城门前的人都闻得到。

    直到崔贵离了城很远,他依旧姿态洒脱,肆意嚎歌着,似是个仙人般自在地踏步舞动,毫无章法却诗意阑珊。

    也不知哪里来的蝴蝶停在了他随着舞动摇曳的葫芦上,他看了一眼,歌声未歇,只是加重了一句音调,陡然将葫芦猛得握住。

    葫芦身周气息振动,蝴蝶破碎成灰。

    直至多少年后的一个冬天,崔贵才知道那人名叫“唐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