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争霸录_箭射周天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箭射周天子 (第2/2页)

br>
    关于州吁如何弑君,我下一章会说。

    过了几天,子都来报:“启禀国君,卫国州吁小儿,联合鲁、宋、陈、蔡四国,兴兵伐我郑国。”郑庄公一听,说道:“我等了这么多天,周天子没有问罪,倒杀出来个五国联军!将来,敢和我作对的,不止这五国!”上有天子发难,下有诸侯作对,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周桓王听说之后非常高兴。不久,这五国联军让郑庄公弄得是分崩离析,勾心斗角。桓王白高兴一场。这时又接到庄公入朝觐见的消息。

    周桓王已经即位三年。这时正值十一月朔,乃贺正之期。周公黑肩劝他对郑国加礼,规劝列国。桓王速来不喜欢郑国,又想起来割麦之事,非常气恼,问郑庄公道:“今年郑国收成可好?”庄公回道:“托大王洪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臣此来向大王讨还公道!那宋公听信卫国篡逆小人之挑唆,纠集卫、鲁、陈、蔡四国兴兵犯郑。”“爱卿不是打败他们了吗?”庄公拱手施礼道:“臣有赖大王君威,虽杀退五国联军,可是宋公无端挑衅,违背周礼。大王即为天子,理当治罪宋国,以儆效尤!”桓王笑道:“寡人庆幸成周之麦,可以留给自己食用了……”庄公见桓王言语相侵,闭口无言,当下退朝。

    周桓王想罢郑庄公辅政之职,由西虢公取代。庄公听说之后,笑了笑说道:“天子没有这个胆量,不能夺吾爵位也!”这时,士兵来报:“周公黑肩派人送来十车麦子。”庄公一听,便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郑庄公命人把麦子用辂车载之,将弓矢悬于车上,大旗上书“奉天讨罪”。率领公子吕、高渠弥、颍考叔、子都等一班将士,浩浩荡荡杀奔宋国。沿途百姓见了,问道:“这些都是天子赐的?”士兵回答道:“对,都是天子赐的!”“赐弓箭这是为何?”“宋国不向朝廷纳贡,天子叫郑伯领兵讨伐,瞧,大旗上不是写着呢吗,‘奉天讨罪’!”

    周桓王知道后,大怒道:“假命伐宋,大逆不道!怪不得叫郑寤生呢,一生下来便是忤逆之辈!”这时,周公黑肩进殿上奏:“宋国大败,郑寤生立公子冯为宋国新君。”桓王一听,大吼道:“这还了得?啊!他竟敢目无天子,擅立国君了!朕若不讨之,日后各国诸侯必纷纷效仿,天下岂不大乱!朕将御驾亲征,兴兵讨伐郑国!”周公黑肩上前劝道:“大王可命各国诸侯兴兵伐之,不必御驾亲征。”“他郑寤生欺负朕不止一次,朕与他势不两立!不用说了,就这么定了!”桓王当即命令,蔡、卫、陈三国,共同兴兵伐郑。

    郑庄公听闻天子王师起兵伐国,与大臣们商议,却没有一个敢说话的。大夫祭足说道:“天子领兵亲至,名正言顺,不如派遣使者朝见谢罪,转危为安。”庄公大怒道:“天子夺我权,又领兵打我,我郑国三代人的功绩,付之东流。要是不先挫其锐气,郑国难保矣!”颍考叔站出来说道:“天子劳师远征,怒气未消,今只可相持不战。待天子怒气消了,再与之周旋。”子都出来说道:“周天子劳师远征,我军可以逸待劳,战则必胜!”“臣战君,不合乎道理!咱们要是赢了,各国诸侯也会加倍伐我郑国。那时我郑国就难逃被瓜分、灭亡的下场!”“如果坐以待毙后果更不堪设想!”颍考叔嘿然。庄公愁上加愁,非常苦恼。此时,大夫祭足献策,庄公忙向其请教。祭足说道:“天子的左、右两翼是助战的诸侯,看着实力强,其实就是在天子面前争功罢了,彼此又缺少联络。可朝两翼出击,中军必危!只要调度得当,则战而胜之!”“大夫此计甚好,为何不早说呢?”“若是败了,郑国将进入火坑中,弄不好郑国就保不住了……”庄公沉思片刻,准备起兵迎战王师。

    当初郑庄公想抗击天子,也许是想保住卿士之位,可现实却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此时,郑庄公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郑庄公决定,先打破一营,其余不足惧。命令大夫曼伯领一军往右,祭足领一军往左,他自领上将高渠弥、子都等将为中军。祭足对庄公进言道:“‘奉天讨罪’,讨伐诸侯即可,不可伐天子。”高渠弥说道:“末将观天子,颇知兵法,此番交战,非比寻常。请鱼丽(古车战阵法)之阵法。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补其缺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极坚极密,难败易胜。”“好!”双方在葛安营扎寨,桓王听说庄公领兵亲征,怒不可遏,准备亲自迎战。

    次日摆开阵势,郑庄公传令:“左右两军,不可轻举妄动,只看军中大旗展动,一齐进兵。”“是!”庄公驱车出阵搭话,桓王也驱车阵前。庄公上前拱手施礼道:“臣郑寤生冒犯天子,罪该万死。但是,祸是我郑寤生闯下的,要是郑国有一天惨遭失败,亡国灭种,臣即使去了那边,面对列祖列宗,情愿背负逆子之罪名,今天,我绝不后退半步!”那三国士兵见庄公目光非常坚定,心惊胆战,连连后退。桓王一看,人都傻了。祭足非常高兴,急忙命令左右包抄中军。郑军战车一拥而上,杀得王师是人仰马翻,将毙兵亡。桓王马上下令,且战且退。子都望见麾盖之下,全身金甲披挂,手持宝剑者,乃是周王,马上驱车,弯弓搭箭,准备朝周王射去。庄公一看,忙叫道:“子都,不要,那是天子!”可是,为时已晚,箭已射出,正中桓王左肩。幸好桓王的铠甲厚实,伤的不是那么厉害。西虢公赶忙上前救驾。郑军忽然鸣金收兵,各自收兵。桓王兵撤二十里下寨。

    子都这横空出世的一箭,既射落了周天子的光环,也把郑庄公推向了风口浪尖。

    子都回军后,问庄公道:“国君,为何鸣金收兵?”庄公说道:“今日迎战,乃是万不得已。全赖诸卿之力,郑国社稷无忧。若是生擒天子,该如何发落啊?天子若是殒命,寡人非担弑君之罪也!”祭足上前说道:“国君之言甚是。今吾国已立威,天子必胆寒。应遣日前去问安,稍作殷勤,说明射肩并非国君意。”“此行非仲(祭仲,字足)不可。”庄公当即命令备下牛十二头,羊百只,粮草百余车,连夜送至周王大营。

    祭足来到周桓王驾前,下跪说道:“罪臣郑寤生,不忍社稷陨落,才领兵自卫。军中不严,冒犯大王。寤生自责,派足赴辕门请罪,送物资劳军,聊表寸心,万望大王恕罪!”桓王也不好说什么,当即准许。祭足稽首而出。桓王回朝之后,不言此事。

    这一战,郑庄公小霸。周天子威严扫地,只有周天子拥有制作礼乐及发令征伐的权力的传统从此消失。继郑国之后,齐国、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先后兴起。诸侯争霸,周王室无力征讨,天子之位,形同虚设,无力号令天下。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