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天耳通 (第2/3页)
还须借调。 而这京都之中,除了师叔之外,侍卫至多是神念大成修为,又敌暗我明,如何会是来人的对手……唉,若说武学人才,倘大朝堂,犹不如洛师伯的通宝阁……还有书院长辈他们。” 江秋白观他眼神无奈中带着希翼,知他心中一直想招揽书院及通宝阁人才,便笑道:“面对千军万马,纵使天下第一身手,也有力竭之时,这人虽是抱丹大成,以微臣身手再遣上几位神念身手营中供奉,自也可应付。” 江秋白已下已是抱丹小成身手,若是有二三位神念大成相助,倒是可以相抗大成修为之人。 “不可。”郭荣摇了摇头道:“此次关监正失踪……我本担心他知晓东京之处所葬的衣冠冢,恐为来人探出冠袍、剑冢之事,才着力查探,刚刚召来冯道相问,已知他毫不知情。” “而来人身手不弱,即使眼下不惧于他,缠上终是麻烦……何况那剑冠等冢,日后或须师叔守护,此下当不可暴露。” 关监正随冯道署造郭威寝陵,又通武学,郭荣担心冯道会让他去办东京之处衣冠冢事宜,当打听到关监正毫不知情,便也不想节外生枝。 “那此事当如何处置……?” 郭荣沉吟道:“来人遮盖龙脉的目的想是要坏我大周国运。此下虽知他掳去关监正是为龙脉之事……但只要按先帝安排,不使剑甲、冠袍之冢有失,当是无碍。 对于关监正……唉,只能看他自己造化了,稍作追查后,就让王敏、赵匡胤二人罢手吧。” 一一一一一一 莫忘岛上,楚南风对于文益、明无联袂而来大为惊喜,见礼之后忙将二人请到厅房。 文益落座后便是问道:“不知令徒如今毒情伤势如何?” “多谢大师垂挂,幸有‘天雷音’佛法遏制……此下蛊虫邪识已是减弱不少,想是再过年余,应是将它驱除。” “善哉,善哉。老衲当初未曾想到这蛊虫邪识如此厉害,幸好明无出关及时,不然恐是不能渡过那月圆之劫。”文益合什言道,顿了一下,“听闻‘冷刀’穆居士也在岛上,何以不见真身?” “穆前辈见小徒日趋恢复,心安之下,于去年仲秋回了云州。” 诚如明无当日所断,从用‘天雷音’医治开始,萧慕云过有半年之后,才可以接引楚南风、武望博传与的功力。 而那时穆道承方才心神大定,就打算回明月山庄,楚南风便也将萧雁北之死的消息告诉了他,自是让穆道承闻听后伤痛不已,以至立马起身赶回。 “哦,原来如此,老衲久闻穆居士盛名,本想有缘一见,真是可惜了。”文益沉吟片刻,又道:“老衲此番前来……是有一事想与楚居士打听。” ”哦?大师直言无妨,晚辈知无不言。” “楚居士可曾听过佛劫之事?” “佛劫?”楚南风迟疑了一下,“如会昌法难?” “不错。”文益点了点头,“北魏太平真君法难,北周建德法难、大唐会昌法难,皆是因这佛劫之故。” 当初楚南风与洛寒水二人,对于朱玄周所言的灭佛之气,皆是不解从何而起。此下听文益提及,心中一震,“法难之事晩辈略有耳闻,至于佛劫之说,却是不知根源。” “阿弥陀佛。”文益合什道:“助世劝善,释人妙道。可惜有的佛家弟子不识真法,屈解我佛真意,为了香火旺盛,虚受愿念之力,更有甚者纳作jianian犯科之辈入寺,污了佛性,以致虚法的愿念种了恶果,积怨成运,降劫入世。” 文益此言与洛寒水醒来之后的见解大同小异,楚南风听了不禁心生感叹。 “此劫运本是虚法愿念而致,是为消去佛门污垢而生,可使我佛真法显道,本是好事。然有修得‘漏尽通’的佛门弟子,窥得其暗不见其明,以消劫人自居,阻止佛劫发生……” “在太平真君年间,当佛劫入世时,有一怀有此神通的天竺僧人,窥得灭佛之气降到中土,便来到北魏,寻到护道人,将其灭杀,而太武帝也因此而死,使得劫气未消,若干年后重生,以致后来建德、会昌法难的延续。” 楚南风大为吃惊:“大师是说这三次法难是同一劫气所致?” “正是如此。”文益点了点头。 “那护道人如何而来?为何他被击杀,太武帝也随之而亡?” “这灭佛之气多降于龙脉之中,而龙脉应一国之运,或十年、百年,这灭佛之气终不会有国运之长,故而只应在一代帝王身上。” “但凡至尊之人,天命亦是有年,而应了灭佛之气的帝王,却非知此……是因其只得龙脉之气,却未得龙脉之运。” 文益之说,楚南风闻所未闻,却是一时怔住,脸显困惑。 文益合什唱诺一声佛号,“这佛劫之气初凶终善,若应劫的帝王将佛难的怨气消去,自是得了功德,到时不仅受了龙脉之运亦会添其寿元……” “大师是说这帝王得了龙脉之气,而护道人得了龙脉之运?倘若这帝王使佛门污风消去,真法得显,护道人身上的龙脉之运就会转到帝王身上?” “应是说这运道是寄于护道人的身上。”文益点了点头,脸显嘉许之色,“而这护道人定是双修之体的‘天蚕体’,才能使这龙脉之运得以依附。” 楚南风心头大震,猛然想起洛逍遥就是‘天蚕体’体质,立马心有所感文益此来的目的。 “这得了龙脉运道之人与应劫的帝王龙气息息相关,故而才有了护道人之称。” 楚南风迟疑一下:“晚辈有一事不明……” “楚居士但讲无妨。” “但想这护道之人应是武学高超之人,而应劫的帝王应是修为不高,消劫之人自可杀了应劫帝王,何以要先杀护道之人?” 文益微微一笑:“楚居士应听过大唐太宗年间,‘武代李兴’的传说吧?” 楚南风略一思索,顿然醒悟的点了点头,叹道:“原来如此……真是天意难违。” “当年太宗皇帝未必不知道武姓女子是谁,只是也知道不杀此武姓之女,日后她会将大唐天下归还李家。若杀了此女,那天下还会生岀一个夺走李姓江山之人,到时想必连李家之人都要灭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