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长远的眼光 (第1/2页)
新梦想培训的这些学生,将来很容易转变成青少年艺术培训的老师。 这是其它青少年艺术培训公司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乔玉会美目一转,“徐先生对新梦想的未来有什么打算?” 徐良一笑,“新梦想会在艺术培训领域做到第一后,再考虑其它学科培训。” 听在耳中,乔玉会点了点头,并未多说。 “徐先生有上市计划吗?”滕华明道。 “当然。” 滕华明做了个洗耳恭听的手势。 “今年,新梦想的计划是在国内所有一二线城市开设画室。并在成立较早的画室,比如京城、津门、魔都等城市展开音乐、美术、国画、舞蹈项目的高考培训。” “2001年,新梦想要在所有一二线城市,展开全品类的艺术类高考培训,并在一线城市开展青少年艺术培训。 2002年,青少年艺术培训门店要覆盖四大一线城市。 2003年,青少年艺术培训门店数量要达到一百家。 如果一切顺利,新梦想将在2006年上市。” 听完徐良的发展计划,包间内有些安静。 片刻后,滕华明问道。 “为什么是2006年上市,而不是更早?” “2006年,新梦想的青少年艺术培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确立了艺术类培训领域的霸主地位,这个时候上市正好。早了,青少年艺术培训市场占比不大,晚了不会让新梦想出现质变,没有意义。” 话虽这么说,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时候上市最好。 国内外股市一片火热,上市后股价比较理想。 如果晚了,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08年次债全面爆发,09年欧洲债务危机,全球股市一片混乱。 他不可能等到2010年再上市,太晚了。 接下来双方继续交流,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新梦想,少部分是汉华资本,夹杂着对纳斯达克危机看法等等。 一顿饭吃完,也聊的差不多后,便各自散去。 徐良喝了酒不能开车,姜晓阳只能先送他回去。 至于霍刚,现在是新梦想的安保主管,没办法来送他。 “你好像不是很认可唐师兄,让新梦想涉及学科教育的计划?”姜晓阳问道。 “你听出来了?” “好歹我们也认识这么久了,多少也有些了解。” 徐良笑了笑,“你说的没错,我没打算让新梦想涉及学科教育培训。” “为什么?这个市场的规模可比艺术培训大多了。” 姜晓阳不解道。 “我问你,学科培训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老师,优秀的老师才能招来更多学生。”姜晓阳肯定道。 徐良点了点头继续道:“现在国内小初高的优秀老师都在公立院校,私立培训机构为了赚钱,肯定会出高价把这些老师挖过来。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 私立机构不是慈善家,高价招聘老师的成本,肯定要落在接受培训的孩子家长身上。 可以预见的是,私立培训机构越多,竞争越激烈,培训费就会越贵。 这样就会造成两个很严重的后果。 第一,公立院校的教学质量下降,教育成本成倍上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