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 公寓大楼盖好了! (第2/3页)
场。 在跟周边某个院校的校长寒暄过后。 叶辰便是礼貌送客。 随即跟土木建筑专业的老师,前往了隔江而往的星辰新区。 之前,星辰新区只是网民自己取的名字。 不过如今已经得到了天海市的正式命名。 星辰新区不再是俗称,而是成了官方称谓。 坐着车,在赣江之上通行。 身旁的土木建筑专业主任为叶辰介绍着星辰新区的更多变化。 “如今虽然只有这一座桥贯通星辰新区,但天海市已经增加了规划……“ “将再增加建设三座联通星辰新区的大桥,将西湖区,红谷滩区,九龙湖区都与星辰新区贯通……” “三座大桥都直连天海市本身的城际高速……” “具体选址在我们这边给出方案后,已经确定。” “预计下半年开工……” “我们星辰建筑公司承接了其中一条桥的建设……” “……” “而医院,小学,初中,高中的建设用地也已经批下来了……” “占地很大,下半年公司会继续扩张规模,同步开工第一新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学校建筑……” “医院,小学,初中,高中的位置,分别都在星辰一品小区附近两公里的范围内。” “但不在一起,这是考虑到了我们附属医院,学校的医疗教育力量可能很高,那样会在高峰期导致堵车……” “所以将其分散开。” “这也是天海市的意思。” “辐射范围可以变得更大,也方便他们卖地。” “校长,那块地就用来盖小学……” “中学的话就在另一边了……” “……” “沿江绿道休闲区也在建设,这是市政工程……” “我们没有接,毕竟难度不大,对学生而言没什么实习意义。” “沿江绿道预计半年后也能完工,第一阶段覆盖了三公里的江岸,足以满足第一批星辰一品业主的公共空间需求……” “……” 一路上,主任不断介绍着进程。 听的叶辰频频点头。 学院,附属医院这些项目,都需要提前修建。 不然等学生毕业了再盖。 总不能学《华夏合伙人》里的主角,找个废旧厂房给学生上课吧。 而分开也好。 好医院门口有多堵,只能说懂的都懂。 而好学校上下学高峰期,那更是堵得过条狗都难。 要是凑在一起,那可真的是高峰期谁都别想走了。 而造桥之类的,也是必然的。 不然几十甚至上百万人的出行全靠一座桥,那直接堵死。 这些基本上都是按照星辰学院给出的新区规划来的。 一个一片白纸的新区,给了星辰学生大把的发挥空间。 华夏绝大多数城市,都有着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 越是大城市越是如此。 市民周六日休息,想带着在小区附近找个玩的地方都难。 这也是华夏近视率高的一大原因。 出去没地方玩,孩子自然只能更多时间窝在家里。 一直在室内,没时间多接触自然光,就会导致近视。 而新区设计了大量而均匀的公园,体育场等公共设施。 保证市民的公共娱乐。 其次还有很多设计,基本都是革新的。 比如一些主要区域,会设计大量的公共地下停车场。 毕竟现在华夏发展越来越快,车越来越多。 许多地方却没有设计车位,只能违规停在路边。 足够数量,且分布均匀的公告地下停车场,是现代大型城市必须的设施。 能有效缓解车位数量与车辆增加导致的停车难题。 其余种种,还有很多。 比如主干道都是四车道。 其余辅路基本都是三车道。 即便是小区之间的车道,也必须保证双向各自两车道。 而且所有车道旁边,都会单独设计电动车,单车道。 再设计单独的行人道。 保证互相不会干扰,不再出现一条路又是人走,又是电动车走,还有汽车走的混乱状况。 甚至对于盲道,残疾人舒适化也有要求。 保证顺畅的盲道。 各种设计,不一而足。 但可以预见。 只要一切都按照规划来。 哪怕没有星辰学院,星辰新区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宜居,舒适度最高的城市。 没有之一。 毕竟以前因为时代局限性,无法从一开始就科学的考虑到整座城市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